為了“綠巨人”安穩馳騁南疆,建設者鏖戰百里風區

當復興號新型動車組“綠巨人”與南疆鐵路“百里風區”相遇後,不是停輪就是提不起速度,發揮不出動車組的優勢,究其原因就是百里風區颳風頻率高,風速太大,列車行車安全受大風影響。

4月9日,記者從中鐵一局三公司獲悉,現在隨著中鐵一局三公司等施工單位建成的擋風牆發揮作用,為確保“綠巨人”馳騁南疆地區穿上了“金鐘罩”。

為了“綠巨人”安穩馳騁南疆,建設者鏖戰百里風區

為了提高南疆鐵路運輸能力,減少風力對“綠巨人”動車組運行影響,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烏鐵局)決定對南疆線K10-K108段擋風牆進行補強。因為此前曾經補強三次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本次選用施工單位格外慎重,務必使此次補強滿足“綠巨人”動車組通車要求。

烏鐵局對疆內所有施工企業進行篩選,最終遴選三家綜合施工能力強、作風硬、能攻堅、綜合評價高的施工單位,其中就包括中鐵一局三公司。經過烏鐵局分劈,三公司負責其中土堤式擋風牆8.2千米、對拉式擋風牆1.6千米、橋式擋風牆3.3千米。

2019年8月28日接到施工任務後,立即調集精兵強將進場便成為最緊迫的一項任務,在三公司的統一協調下,數十名具有新疆地區既有線鐵路施工經驗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迅速進場。

駐地條件艱苦。施工線路依山而行,方圓50公里內只有一個維族小村莊,且只有一套土木結構的土坯房屋可以租住。由於採購距離遠且物資匱乏,建設者們只能將工地上的竹膠板當床,鋪在地上席地而睡。

自然條件惡劣。項目位於新疆著名的“百里風區”內,該地區一年中8級以上大風有320天以上。2003年3月,有28列客運列車被大風阻斷在風區兩端各站臺,造成1.7萬多名旅客滯留,直接經濟損失1800多萬元。在百里風區將火車刮翻、汽車油管刮上鐵路線路、將人颳起等幾乎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確實曾經發生。

為了“綠巨人”安穩馳騁南疆,建設者鏖戰百里風區

“項目進場的第二天,我帶了四個技術員,五家施工隊用了三天時間踏勘現場,大風颳了三天,颳起的石子將幾臺車子的車玻璃打碎,風一停,再與隊伍溝通時,五家施工隊已經‘跑’了四家。”項目負責人張濟回憶道。

施工組織困難。每年8月至12月為颳風頻次較少的季節,所以必須在風季來臨之前完成所有工程施工,工期壓力巨大;由於沒路,需要開山修50公里便道,砂石料、水泥、鋼材、機械等施工材料才能運進,各種材料出廠價和運費都很高。

進場即衝刺,開工即大幹。工期滿打滿算也就4個月120天1080個小時(烏鐵局規定每天施工天窗點9個小時)。

營業線點內施工必須爭分奪秒,天窗時間為每天下午16:00—凌晨1:00,排除進、出場,實際有效施工時間不到8個小時。為了有效利用時間,參建人員每天08:00起床,並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施工現場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為了“綠巨人”安穩馳騁南疆,建設者鏖戰百里風區

“那段時間,參建人員回到駐地都在凌晨02:30左右,吃完飯03:10左右才休息,每天休息5-6個小時,由於每天超負荷運轉,點內施工開始不到一週項目6名管理人員的嗓子都啞了,但項目16名管理人員200名作業人員硬是堅持了三個月。”項目安質部長深有感觸的說道。

工程量裡邊有一千餘噸的鋼結構,要求16天也就是16個點內必須幹完,橋鋼材料新疆沒有,烏魯木齊僅有的一家廠家可以加工。這麼多鋼結構從口內買材料、運輸至疆內、加工、再運輸至現場,現場分類、上橋、安裝完成,項目團隊硬是靠著出色的組織和科學調配完成了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3千米橋式擋風牆烏鐵局要求25個天窗點完成,項目僅用13個天窗點就圓滿完工;

所有擋風牆工程烏鐵局要求在2020年元旦前完成,只有公司管段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項目施工管段共有10座橋,平均高度36米,橋上是雙線,一側幹活另一側還在跑車,二百多名施工人員在橋上施工安全風險極大。高墩橋樑施工機具、材料如何上道?用吊車在大風下極易傾覆,這些安全問題再次困擾著項目管理團隊。

為確保行車安全、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項目將施工過程“一機一人一控”的要求嚴格執行到位;同時項目強化安全人員和作業人員培訓教育,並將領導班子包保責任制度、作業隊領導帶班制度和管理部門現場巡查制度相結合,嚴格制度的落實。橋上施工時,減少吊車往橋上吊運材料,同時安排專人觀測風向,有風時及時停止吊運。

項目管理團隊始終堅持“又好又快、只爭第一”的工作理念,取得了速度最快、質量最優、效益最好多項成績,確保工程圓滿收官。

速度最快。南疆線擋風牆補強工程全線共三個標段,三家施工單位,公司管段第一家完成施工任務,比其他兩個標段分別早1個月和3個月。公司管段施工完成後,按照烏鐵局要求,項目管理團隊還協助其他兩個標段完成了部分工作量。

質量最優。今年復工以後,路局組織技術人員對全線完工工程進行驗收,公司管段零克缺,其他兩家參建單位均需報點進行克缺。同時項目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確保了施工過程中零事故。

效益最好。憑藉過程中的精確卡控,項目成本遠低於相鄰標段。工程完工後,烏魯木齊鐵路局對項目管理團隊的精神風貌和頑強作風給予了極大肯定,並向中鐵一局發信表揚。

不到4個月的時間,三公司建設者在“百里風區”與時間賽跑,戰風沙、鬥嚴寒,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南疆鐵路修築了一條堅固的“防風長城”,譜寫了一曲天山深處蕩氣迴腸的抗天壯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