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歷史上從來不乏能言善談的人,他們憑藉著自己的如簧巧舌,或把君王忽悠得言聽計從、或把敵國忽悠得不敢妄動。有時以一己之力便可以使天下太平,有時卻也可以挑起兩國紛爭;有的人可以憑著自己的“忽悠”保全自身,有的人卻死在了自己的“忽悠”之下。

燭之武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燭之武是春秋時期鄭國人。鄭國是個小國,秦晉聯軍攻打它時,他自然抵抗不住,只能憑藉外交手段保全國家。燭之武臨危受命,去遊說秦穆公退軍。在秦軍中,燭之武充分展示了他的“忽悠”才華,他處處為秦國的利益考慮,聲稱攻打鄭國對秦國不利,並表示願意做秦國在東方的聯絡國,最終“忽悠”的秦穆公撤軍,並且與鄭國訂立了盟約。晉文公看到秦國退軍,就也退軍了。燭之武就這樣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華救了鄭國。

蘇秦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蘇秦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戰國時期,他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口才和外交能力“忽悠”的六國國君對他深信不疑,他也因此一人掛六國相印,聯合抗秦。在六國的“合縱聯盟”崩潰的時候,他依然能連蒙帶騙,先後“忽悠”住了趙王、燕王和齊王,不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使自己依然在各國之間往來自如,榮華富貴不斷。就算是他後來被刺身亡,臨終之前依然向齊王獻出奇計,“忽悠”的真兇現身,真正做到了死了還能抓到殺自己的人。蘇秦的“忽悠”已經不是簡單的忽悠了,上可以攪動天下,下可以保全自身,這是大智慧啊。

張儀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張儀的“忽悠”才能決不在蘇秦之下,他們也並稱為“戰國說客雙雄”。和蘇秦不同的是,張儀是依靠秦國,為秦國謀利益的。他先是在秦國打敗魏國之後,“忽悠”魏國退出了六國聯盟,並讓魏國臣事秦國。成功之後,張儀擔任秦國的國相。後來齊楚聯盟攻打秦國之時,張儀又前往楚國,開始“忽悠”楚懷王與齊國決裂,並答應割讓六百里土地給楚國。楚懷王動心了,就與齊國斷交了,去找張儀要土地時張儀說只有六里。楚懷王賠了夫人又折兵,非常的生氣,可是也只好自認倒黴。後來楚懷王找機會抓到了張儀,本來想殺了張儀,可是張儀又開始了“忽悠”,並最終“忽悠”得楚懷王放了自己,這不得不說是本事。張儀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為秦國勢力的擴張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徐福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徐福是個江湖術士,而江湖術士最擅長的就是忽悠了。徐福能把號稱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忽悠的對自己深信不疑,就能看出徐福不是一個普通的術士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產生了對長生的強烈嚮往,這時徐福就走向了秦始皇。他憑藉著自己高超的忽悠才華,利用秦始皇追求長生的強烈心理,編造出一個個能長生的謊言,一次次地忽悠秦始皇,而秦始皇卻一直對他深信不疑。最後徐福忽悠得秦始皇給他大量的財物和各五百童男童女,他則隱匿於海外,從此消失在了歷史之中。

酈食其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酈食其一直跟隨劉邦征戰天下,他的計謀和外交才華極其出眾,不過他也是死在了外交上。在韓信攻打齊國之前,酈食其提出出使齊國爭取勸降齊王,兵不血刃攻佔齊國。酈食其來到齊國之後,滔滔不絕地分析了天下大勢,然後給出了齊王最好的出路就是投降漢王。酈食其的“忽悠”確實是有效的,齊王思慮之後決定聽從酈食其的建議聚在抵抗,開城投降,並且和酈食其一起日日喝酒作樂。可是此時韓信聽說酈食其就動了動舌頭就把齊國招降了,非常的生氣,又怕酈食其貪功,於是率軍突然襲擊齊國。齊王以為酈食其背信棄義,是在忽悠自己,一氣之下便把酈食其給煮了。

陸賈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陸賈是漢初著名的外交家,他能言善辯、才華出眾,其“忽悠”才能絲毫不亞於戰國的蘇秦張儀。他在高祖和文帝時,先後兩次深入南越,極盡“忽悠”之能事,兵不血刃,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兩次說服南越王趙佗臣服漢朝。難怪有後世人說陸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足以排名第一的說客。

東方朔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東方朔在民間逐漸被演義成了奇人,其實在歷史上他也是一個“忽悠”高手。他先是一番“忽悠”讓漢武帝把自己留在了身邊,隨後又通過各種各樣的笑話逗得漢武帝開心不已。他放浪不羈,在朝堂之上很沒有規矩,有時甚至連漢武帝都看不下去了。這時東方朔便開始了他的“忽悠”,以各種正理或歪理不僅說的自己無罪,而且總是把漢武帝逗得哈哈大笑,如此一來,漢武帝怎麼還會殺他呢?有時漢武帝問他一些怪事怪物,東方朔也不知道時就編造謊言來忽悠漢武帝,漢武帝看出來後,他又立刻詭辯起來,又“忽悠”的漢武帝狂笑不止。因此,漢武帝明知東方朔經常忽悠自己,但被忽悠的很開心,反而越來越離不開東方朔。

馮小寶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馮小寶就是女皇武則天那位著名的男寵,出家後改名薛懷義。馮小寶生得好看,又機智幽默,因此武則天對他無比寵愛,甚至讓他帶領大軍去攻打突厥。馮小寶率軍到了北漠之後,在草原上轉了一圈,卻沒有遇到任何突厥軍隊,馮小寶很得意,便刻石記功而還。回去後,馮小寶便開始忽悠武則天了,說自己是如何與突厥軍隊展開了決戰,又如何取勝,過程又是如何的艱辛,把自己吹噓得像是神勇無敵的大將軍一樣。武則天被“忽悠”的很高興,重重地賞了馮小寶,加官進爵不在話下。馮小寶見成功的忽悠住了武則天,更是得意了起來。

安祿山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安祿山忽悠的本事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他是一個胡人,早年偷羊被捕後,一番“你們為何要殺壯士”的忽悠言論就讓張守珪對他另眼相待,並逐漸委以重任,甚至後來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睞。他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表現的極為忠心,忽悠的唐玄宗對他深信不疑,給了他三鎮節度使的權利。以至於唐玄宗後來聽到安祿山謀反之時怎麼也不相信,直到一批又一批的人來報告安祿山謀反了,他才相信。安祿山對唐玄宗的忽悠之深可想而知。

沈惟敬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沈惟敬是明末一個非常能忽悠的人,他憑藉著自己的忽悠製造了東亞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大騙局。萬曆年間,日本出兵攻打朝鮮,朝鮮嚮明王朝求救。因明朝當時西部也有戰爭,朝廷便找到了懂日語的沈惟敬出使朝鮮。沈惟敬先是忽悠得日本兵暫時不敢輕舉妄動,為明朝籌集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之後中日便交戰。在戰爭打得很艱難之時,兩國決定和談。沈惟敬再次成了明朝的代表人。面對日本提出的七項和約,沈惟敬一口答應了下來。回到朝廷後卻忽悠說日本答應嚮明朝稱臣。結果兩國都非常高興,卻沒想到都被沈惟敬這個小人給忽悠了。所以後來兩國發現都上了沈惟敬的當之時,都非常生氣。明朝廷便抓捕了沈惟敬,後來被斬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