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評:居家學習“慎獨”正當時

眼下,因受疫情影響,很多學生仍不得不居家進行網絡學習。當家長復工後,家裡可能只剩下學生自己了。有的學生便可能“放浪形骸”“哪吒鬧海”,玩手機、鬥遊戲、夢周公,把學習拋到腦後。結果,很多家長吐槽“網課學習”,吐槽孩子不能自主,不能自律。筆者亦有同感。其實,冷靜思考後就會發現,這也是修煉慎獨的機會。

學生在教室學習和居家學習,從一定意義上講,課堂本質沒有變,變化的是地點、環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們常說,危機出現後要學會化危為機。具體到教育,家長、教師就得把眼光放長遠,把學生居家獨處變成提高個人慎獨修養的機會。

何謂慎獨?《大學》裡講,“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中庸》裡也提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是一種沉潛於淵藪的靜美,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達到慎獨境界的人,身處絢爛的外部世界能持有平淡心,不染於世;能“降伏其心”,把紛擾的內心世界安定下來,返璞歸於赤子之心。

慎獨,不是通過法律,也不是他律強迫獲得的;它應該是人心中的道德律令,是靠個人修養而得的。慎獨不是自欺,而是“誠其心,正其意”,是對“誠於中,形於外”的堅守,是對自我內心崇高道德律令的敬畏。慎獨是在不管有人還是無人時,都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自己慾望、不逾矩。

也許,用“四知的故事”更能通俗地解釋慎獨的含義。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一次,昌邑縣令王密帶十斤黃金,深夜去拜訪楊震,並說:“暮夜無人知。”楊震嚴詞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歸。這個歷史故事體現了慎獨的真實含義,為我們樹立了慎獨的典範。

教學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就應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對家長、教師而言,切莫刻舟求劍,因襲教育老辦法。特別是教師,網課的內容也應作出調整。按照學情,可以把《大學》《中庸》裡的慎獨內容,或深或淺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潤澤於慎獨的雨露,接受教育,自主、自律起來。我們可以先從行為習慣抓起,提醒並督促學生每天都要穿戴好校服,準時端坐在書桌前,按時進入網絡課堂;然後告誡學生要認真聽講,多思考,做好筆記,主動與老師互動,積極完成作業等。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就是慎獨的一個極好的法門。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書桌邊、電腦旁、臥室裡貼上“慎獨”“自律”等字條,來警醒自己。

對教師而言,能否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並敢於發揮自己教學的主動性,就看有沒有教學智慧了。但願我們都能抓住這難得的機遇,讓慎獨這顆種子在學生心中紮根、發芽,最終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吳奇 作者系天津中學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