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有一次和婆婆聊天,婆婆說起小區裡面一個老姐妹的孫女,讚不絕口:“3歲的孩子,可乖了,不愛哭鬧,還很聽話,大家都誇這孩子情商高,了不得!”

當時我就有點不理解了,聽話就是情商高嗎?於是我繼續追問孩子是怎麼個“聽話法”,才讓這麼多大人認可並喜愛。

婆婆想了想說到:“你是不知道,這孩子2歲半就被媽媽送去學跳舞了,有一次,她媽媽帶著她在樓下小花園玩,老姐妹就想讓孩子給我們表演一個,孩子也很聽話的連跳了好幾個舞,乖乖巧巧的。”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聽到這裡,我多問了一句:“那麼孩子當時沒反對嗎?”

婆婆仔細想了想:“好像是猶豫了一會,那有什麼關係,最終還不是聽大人的”

婆婆這話讓我想到了曾經被我們80/90後吐槽過的段子,孩子的表演就是父母用來炫耀的工具,孩子的情緒反而不重要了,如果這樣叫高情商,那我寧願孩子有點有小“任性”。

乖寶寶≠情商高,高情商要素之一:自我意識

其實,有非常多的育兒達人和專家都在強調從小“培養孩子情商”,因為在某些方面來講,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畢竟智商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遺傳等先天因素,而情商更多則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如果先天智商一般,同樣也可以通過情商來改變未來。

但是卻也有許多家長可能誤會了“情商”與“乖巧”“聽話”之間的邏輯關係,盲目的認為,培養一個聽話的乖寶寶就是培養孩子的情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我們在培養高情商寶寶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這也是被許多家長所忽略的一點,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社會上有許多情商高的名人,其實他們大多都是“不聽話”的。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這裡舉一個眾所周知的高情商代表:董卿,董卿的成功除了才華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擅長“察言觀色”,作為央視“名嘴”,我們可以從董卿的過往主持經歷中看出來,她很少會正面評判或者批評別人,但是也從不盲目附和別人,她有自己的主見和觀點,但同時也能把話說的讓人如沐春風,這就是董卿最讓人佩服的地方。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通過董卿的成長史,我們會發現小時候的董卿非常聽話,可以說是完全服從父親的所有安排,包括生活、學習、各項人生選擇,幾乎從不違背父親的意願,她第一次反抗父親,是為了讓父親同意自己報考藝術學校,為此,還上演了一場“自殺”的戲碼。

大抵是壓抑的太久了,面對父親的怒吼和拳頭,董卿也選擇了反擊,摔碎了杯子,最終董卿取得了勝利,我想這一次的叛逆喚醒了董卿埋在內心深處的自我意識,同時也讓董卿的性格變得更加堅韌,雖然感情上仍然走了許多彎路,但是至少現在,董卿獲得了成功。

可見,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到底有多重要

自我意識往不良方向傾斜,導致人格發生偏異。

所謂兒童自我意識,簡單了說,就是兒童對自己在客觀環境和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有很深的認識,主要的評價因素包含了個人行為、智力、學校情況、軀體外貌、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等多方面,讓兒童對自身的價值觀念、完善人格特徵、社會化目標等方面能夠實現自我調節和監控。

有許多父母認為讓孩子實現自我監控和調節不太可能,這麼小的孩子能懂什麼?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大多數孩子從嬰幼兒時期自我意識就已經開始萌芽了,一直到青春期逐漸趨向成功,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自我意識會驅使兒童不斷調整和改善,但是也有可能通過外力進行干涉,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往不良方向傾斜,導致人格發生偏異。

這裡的外力,泛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所以,我們經常強調的原生家庭對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至關重要。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其實兒童自我意識,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兒童自我修復,包括心靈、人格、行為等等方面,也就是說兒童有足夠自我反省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則是需要父母去做正向引導的

父母給予孩子的三觀正向,那麼兒童也會用相同的三觀去約束自己,如果父母傳授了不良傾向,那麼兒童也會偏離這個方向,甚至有可能會跳脫、超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惡積累,鑄成大錯!

所以,父母們一定不要忽視對孩子的正向教育,如果覺得心有餘力而不足的話,也可以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就像這場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科研人員都成為千禧一代心目中的偶像。

三大維度提高兒童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給了你從錯誤和成功中學習的能力。它會使你不斷成長”

——勞倫斯.博西迪

許多家長把“自我意識”想的非常複雜,什麼同理心、自我批判之類的,其實大可不必,這篇文章就是來簡化這些概念,用最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如何提高兒童自我意識?簡單來說,最終落地為三個能量強化:自主動手能力、自我評價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接下里就來一一分解這三個概念:

  • 維度一:自主動手能力

學習要點:生活自理,勤做家務,主動幫助

過去,一般強調在孩子2歲後培養孩子的自主動手能力,也就是孩子上幼兒園前,主要是關於生活自理方面的養成,比如自己穿衣服、喝水、刷牙、睡覺等等。但是實踐證明,這個自主動手能力可以更早的開始培養,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有意識的培養!

還記得我寶寶在8-9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下意識的鍛鍊寶寶自己吃輔食,主要是一些水果粒、饅頭塊之類的,裝在小碗裡面,讓寶寶自己用手抓著吃,最初寶寶只肯喂著吃,但是作為家長,原則問題絕對不能慣著,在我們的強硬作風下,寶寶更喜歡自己吃了,除了米粉和白粥尚不能自己吃以外,其它固體狀食物完全不需要我們追著喂。

到了寶寶10-11個月的時候,就會鍛鍊寶寶多爬行,許多家長說寶寶就是不願意爬,我們能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家長們範範懶唄,少抱一會孩子,將寶寶喜歡的東西放遠一點,哪怕前期爬行的姿勢很難看,也不要強行去打斷,寶寶會從匍匐前進慢慢的進化成四肢爬行,這個過程就需要我們父母學會“放手”。

等到寶寶會爬行之後,不要侷限他的活動範圍,在父母的視線下,讓他去冒險,撞到了,下一次他就會躲開,跌倒了,下一刻爬的更穩了,當然了,寶寶冒險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緊緊跟隨,防範危險,這一點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從寶寶12月開始,就要讓寶寶的動手能力加強了,除了生活自理能力以外,還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具體方法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當孩子習慣了凡事自己動手以後,就是自我意識的成長,並且孩子也能在實踐過程中加入自己對於事物的一些看法和理解,能做到自我反省與改進。

  • 維度二:自我評價能力

學習要點1:每日三醒吾身

反思是一件非常好的品質,並且建議從小養成每日反思的習慣,反思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調整和改進自身的不足,打破自我設定的障礙,從不足中尋求突破口,不斷的超越自我,那麼生活就有更多的可能,那麼兒童“三省”分別是哪“三省”呢?

  1. 反省今天的言行:這是最基本的反思,要知道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同樣的意思,但是不同的語句、語氣說出來,效果也有很大的區別,讓孩子盡力回憶當天是否和他人有言語和行為上的衝突,如果有,應該如何改進?如果沒有,又該如何進步?這些都是孩子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2. 反省今天是否有收穫:收穫可以是交了個朋友,得到一朵小紅花,撿到一塊錢交給了警察叔叔,哪怕僅僅只是看見了某個有趣的事情……這些都屬於收穫的一種,家長們應該認可,並且通過孩子的所見所聞去給出正確的價值觀分析,孩子有反省,父母也要有答案,這就是有效溝通。
  3. 總結今天,計劃明天:其實就和我們職場一樣,每天都要有當天工作總結,第二天的工作計劃,這樣才能保障工作有序的完成,而孩子同樣也要養成這樣的能力,對於自律習慣的養成非常有幫助。

學習要點2:社會規範引導

孩子除了學會反省以外,家長也要時刻教導孩子正確的社會規範,包含了各種社交禮儀、公共場合秩序、民族榮譽感、道德教育等等方面,這些都是需要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教會給孩子的。

“孩子聽話”就是情商高?警惕討好型人格,高情商前提是自我意識

  • 維度三:情緒控制能力

其實大多數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與父母的性格、育兒方式有關,有些甚至也有隱形遺傳因素在內,千萬別不相信,情緒是有“遺傳傾向”的,父母如果脾氣暴躁,很大程度,孩子也會“遺傳”到這種性格,可能會情緒化比較嚴重。

所以,父母在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之前,首先要學會自控情緒,所以說,育兒其實也是一個育己的過程,只有自己慢慢變好了,才能更好的影響和教育孩子。

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最佳方式就是: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心靈導師,當發現孩子有恐懼、抑鬱、暴躁、緘默、孤獨、懷疑等心理障礙時,要及時的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當然最好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做一個快樂父母。

日常生活中,多多幫助孩子挖掘他的興趣愛好,讓他在有趣的疲勞生活中無暇顧及煩惱,亦或者是經常告訴孩子,“孩子你很棒,父母希望你能輕鬆快樂的成長,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表明父母的立場。

當深刻的掌握了以上三個維度的核心技巧,相信孩子的情商也在不斷的提升,提高自我意識的過程,其實就是情商培養的關鍵,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以“乖寶寶”來定義一個高情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