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生豆芽


春來生豆芽

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春天媽媽都會說這話。春天萬物生髮,溫度適宜,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季節。今春偶然起意,隨便抓了把綠豆生豆芽,卻想不到就此有了一份欣喜,收穫了一份極好的心情。
  每天一早,簡單給它沖水,慢慢等它漏完水,端起來蓋好,然後才開始洗漱、做飯、上班。中午急急火火回家,先不做飯也要先看它。給它沖水,看它們一天天發芽, 一點點長大,欣賞著心情就放鬆起來,比養花還要開心。一粒粒豆子每天都變樣,擠在一起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生長著也互相彎曲身子均勻著空間,像一群淘氣的小精靈,活潑而有靈氣。
  生活在城市,忙碌在單位、家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出去玩的機會很少。偶然出去,不過走馬觀花,走過再多美麗景色也不過是個過客。不像小時候,家裡有地,那是按人口分的土地。空閒或農忙跑到自家地裡不但安心,而且還有一份驕傲,儘管那只是極其樸素的土地而已。城裡沒有自己的土地,這對我這個喜歡農村的村姑有些枯燥乏味,而且時不時莫名的情緒緊張。當然可以種幾盆花,在陽臺;也可以生豆芽,就像現在。就這麼一次小小的生豆芽,心情就會每天都有所改變,有了些許生氣。與動物、植物學會交流,友好相處,認識它、欣賞它、幫助它,互相陪伴,這感覺多好啊。


  記得小時候,媽媽都是在土裡生黃豆芽。菜園的土很肥沃,偶然地裡還有略微的一些沙,也許是離河不遠的緣故。媽媽拿著豆子去把土打開,豆子均勻放一層,然後用土蓋上,經常去看。中間情景不記得了,只記得媽媽端回家的是滿滿一盆子。豆芽特別胖,莖杆粗壯高大,豆芽頂瓣肥碩巨大,顏色是發綠的,就像現在的青豆芽。那時老問媽媽怎麼知道長好了,可以吃了。媽媽說它們會把土頂起來一大片,整個那一片土全都高起來。我想象著那情景,就覺得特別的興奮,似乎感到了土下那一片勃勃生機。當時問過媽媽,為啥人家都在水裡生,你卻要去菜園,土不髒吧?媽媽說,怎麼會,土可是好東西,我們吃的糧食哪樣不是土裡長出來的,土可不髒,營養比水可多。這樣的豆芽才更有味道。吃豆芽的時候,媽媽會洗好多遍,怕有土,怕有沙,其實那豆芽光滑透亮,幾乎不沾土沙,很好洗。那豆芽確實好吃,一股春天的味道,吃著它似乎就會感受到春天的陽光。
  豆芽真是能長,沒多久,我的綠豆芽能吃了,讓老公炒了它,比較清香,有點綠豆的餘味。綠豆芽吃了,忍不住留戀,我又生了一盒綠豆芽,兩盒紅豆芽。真沒想到,紅豆芽更是好,而且太漂亮了,非常的“萌”。這幾天天氣熱了,疫情也控制住了,很想回家看看。我突發奇想,不然帶一盒豆芽回家,讓媽媽看看我生的紅豆芽好看不,一起感受對旺盛生命力的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