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法院的這項工作被《人民法院報》整版報道

  4月20日出版的《人民法院報》刊發整版報道《亳州:多元解紛機制抗疫中顯實效》,介紹了亳州兩級法院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

亳州法院的這項工作被《人民法院報》整版報道

  報道稱,亳州法院一直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不斷完善“信息化平臺、綜治考核機制、經費保障機制”為抓手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機制優勢,多元解紛成效明顯。其中,在線化解矛盾糾紛2000餘件。

  亳州中院先後出臺了《關於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實施辦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流程》《關於強化矛盾糾紛訴前推送調解的若干規定》等規範性文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制度,並將訴前委託調解的案件比例,納入亳州兩級法院年度評估指標和市縣(區)綜治辦年度綜治考核指標,使得矛盾糾紛合理分流、穩妥化解。

  報道介紹,在聘請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的基礎上,亳州中院又從特邀調解員、退休法官、退休檢察官中擇優選聘135名金牌調解員,推動訴前調解從大眾化向專業化、精英化轉變,切實提升委派調解實效。同時,亳州中院和亳州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通知,對調解經費予以保障。

  此外,為切實推進訴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紛工作機制,亳州中院大力推行“八個一”工程,即基層法院、人民法庭必須要有“一個固定辦公場所、一套完備辦公設施、一本調解人員名冊、一套完整工作制度、一個網絡推送平臺、一個相對固定團隊、一套工作保障機制、一項工作報告制度”,推動訴前調解工作向基層法院、向人民法庭、向矛盾糾紛發生地紮實開展,實現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高效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