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法院的这项工作被《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

  4月20日出版的《人民法院报》刊发整版报道《亳州:多元解纷机制抗疫中显实效》,介绍了亳州两级法院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亳州法院的这项工作被《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

  报道称,亳州法院一直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完善“信息化平台、综治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为抓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机制优势,多元解纷成效明显。其中,在线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

  亳州中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办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流程》《关于强化矛盾纠纷诉前推送调解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并将诉前委托调解的案件比例,纳入亳州两级法院年度评估指标和市县(区)综治办年度综治考核指标,使得矛盾纠纷合理分流、稳妥化解。

  报道介绍,在聘请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的基础上,亳州中院又从特邀调解员、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中择优选聘135名金牌调解员,推动诉前调解从大众化向专业化、精英化转变,切实提升委派调解实效。同时,亳州中院和亳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对调解经费予以保障。

  此外,为切实推进诉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亳州中院大力推行“八个一”工程,即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必须要有“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套完备办公设施、一本调解人员名册、一套完整工作制度、一个网络推送平台、一个相对固定团队、一套工作保障机制、一项工作报告制度”,推动诉前调解工作向基层法院、向人民法庭、向矛盾纠纷发生地扎实开展,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