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真假美猴王,死的究竟是誰?!

西遊記,真假美猴王,死的究竟是誰?!

如來佛祖使得六耳獼猴顯現出了真面目,眾人才知道假孫悟空其實是六耳獼猴。又聽如來佛祖講,世上有三種猴都不受輪迴管控,孫悟空是其一,六耳獼猴是其一。

這隻六耳獼猴,是世上的絕種了。按道理來講,如來佛祖應該是有能力出手,這裡是如來的地盤上,孫悟空還真不敢放肆在這佛教聖地殺生。要知道,這裡可是靈山,不是花果山。

然而,詭異的是,如來佛祖見到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後,居然僅僅只道:“善哉,善哉。”

身為出家人,理應維護眾生,出手救濟那些弱勢的蒼生。

然而,身為一家之主的佛祖,卻並未出手制止,這是值得揣摩的地方。

孫悟空打死了這世間的絕種六耳獼猴後,來個死無對證。

因為世間的六耳獼猴,僅有一個,被孫悟空打死了,那麼六耳獼猴這個物種就絕了。

這下好,死無對證了。如來佛祖沒有責任,這個孫悟空也沒有責任,眾多菩薩們也都沒有責任。

於是,這場打死六耳獼猴的慘案,就這麼翻了過去。眾多菩薩畏懼如來佛祖的滔天權勢,也不敢亂講。

那麼,為什麼如來佛祖沒有出手阻止?因為,現在所謂的孫悟空,很可能就是如來佛祖找來的替身。而真正的孫悟空,已經被當成了六耳獼猴打死了。

如來佛祖有殺死孫悟空的能力,所以有意把孫悟空引到這裡,借六耳獼猴的手除掉了。其實有人看到這裡會問,為什麼如來佛祖不直接出手殺了孫悟空呢?幹嘛非要引到自家靈山來,這樣不是太麻煩了。

那麼,孫悟空的本領是誰教的?菩提老祖!一位精通佛,道,儒的真正高人。但菩提老祖對身為強者的諸天仙佛,他不同流合汙,而是默默無聞的隱居起來。

孫悟空大鬧天庭的通天本領,是誰教的?菩提老祖,還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能培養出一位敢逆天的妖王。

換做如來佛祖,能嗎?所以,如來佛祖自然知道菩提老祖的厲害,不敢去招惹菩提老祖。

孫悟空為什麼會成為西天取經的欽定人選,其實還是如來佛祖的拉攏和討好。

可是後來,孫悟空的脾性不好,妖有妖的本性。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後來的取經裡,孫悟空表現得極為叛逆,不聽唐僧的指揮,是好的就留著,是壞的就要殺!總之,好人統統留著,壞人都一棒子打死。

然而,孫悟空哪裡知道,有些妖怪的背後可是有後臺的。就比如青毛獅子怪,其實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白像是普賢菩薩的坐騎,甚至是大鵬也只是如來佛祖養的一隻麻雀。

沙悟淨,豬八戒是天庭上的監視員,白龍馬是東海龍王的兒子,唐僧實際是如來佛祖的徒弟金蟬子。可憐的孫悟空,除了一個會飄來飄去,還不知道在哪裡的菩提老祖。

在這次實際徒增笑料的師徒四人取經裡,只有孫悟空一個人被矇在鼓裡。

於是,在一次次的打鬥之後,孫悟空發現一切原來都是設計好,西天取經只是走個過場的笑話,對西天取經越來越失望。

孫悟空性情變得暴戾,遇到妖怪就打,遇到強盜就殺,也對如來佛祖不敬重了。

如來佛祖覺得再這樣下去,孫悟空這麼殺下去,有後臺的妖怪和沒後臺的妖怪都被打死。到時候西天取經也完了,那些後臺人物也會找上麻煩。

於是,他就想除掉孫悟空,可是萬一被別人看到就不光彩了,特別是菩提老祖那個老傢伙。

怎麼辦,找個替代的來。如來佛祖就捏造出了一套謊言,於是六耳獼猴就出來了。

然後,三界之內,就上演了一場真假美猴王的鬧劇,其實都是如來佛祖精心設計好的。兩個孫悟空,都找上了觀世音。

觀世音原本是不知道這件事的,因為事情還沒傳到她這裡來。但是,她意識到了。因為這兩隻孫悟空,戴著的金箍圈居然都是同一款!

觀世音心裡知道,金箍圈是專門用來束縛孫悟空的,在西天取經的時候,她和如來佛祖早就商量好了。

觀世音開始意識到了什麼事情,就說要念緊箍咒,看看哪個才是假的猴子。結果是,兩個孫悟空都同時叫痛了起來,忙喊別唸了,別唸了。

觀世音的眼力不差,自然瞧到了這兩個孫悟空不像是在演苦情。於是,就只有一個答案,假的孫悟空後臺是如來佛祖。

等到了地府裡,事情貌似出現了轉機。兩個孫悟空來到了地府後,依舊打個不分勝負,打來打去誰都沒討個好。

閻羅看到這兩個孫悟空,當場就蒙圈了。來一個就夠了,來兩個是要了他閻羅的命啊。

後來,兩個孫悟空一起找了地藏王菩薩理論。地藏王菩薩是何等人物,佛界的四大菩薩之首。所以,佛界的機密事件他自然是知道的。

那就是,誘騙孫悟空到靈山。但地藏王也會走個過程,找來了坐騎諦聽獸。諦聽自然聽破但不點破,因為怕惹麻煩,結果就說了句:“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這下,真的孫悟空意識到了什麼,但深陷如來圈套卻並未真正覺悟。後來到了靈山,如來佛祖先是編了一套彌天大謊,世間有四種猴不受控制,六耳獼猴是其一,孫悟空是其一。

如來佛祖大手一揮,孟缽飛出,照在了兩個孫悟空上。於是,假的孫悟空就這樣出來了,也就是如來佛祖口中所說的六耳獼猴。

但其實真相,也只有如來佛祖心裡明白。

《西遊記》,其實帶給我們人生的啟示也有很多。

一個人哪怕是再強,也都會被統治力量所同化,在麻痺的意識下,慢慢認可了統治力量的存在合理性和權威。

如果同化不了,要麼被孤立,要麼就和孫悟空一個下場。

一個曾經大鬧天宮的妖王孫猴子,最終淪為了鬥戰勝佛孫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