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號發工資和25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個公司是否靠譜?

對很多工薪族來說,發工資這一天基本上是脫貧致富的重要日子,也是很多人的還款日子,交房租,還信用卡……想到接下來的日子又得靠拆東牆補西牆過。


即使發薪日就是還款日,但這個美好的日子還是值得每個職場人期待的!


為什麼有的公司5號、10號就發工資,有的人要到25號才發呢?


難道那些早發工資的人真的就長得比我美/帥麼?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


更重要的是:發薪日是公司生態的一個縮影,可以由此看出一個公司的好壞。


我們把發薪日分為三個時間段:

A類/10號以前:多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資公司、國企。


B類/10-15號: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效益比較好的、制度比較健全的、注重管理的公司。


C類/15號以後:多為小企業,尤其是社會服務業、勞動密集型公司。


5號發工資和25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個公司是否靠譜?


1


10號前發工資

多為高大上的好企業


規模較大、管理較規範的企業,發薪日多在次月10日之前。


這些公司大多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資公司或是國企,規模比較大,福利待遇也很好,而且制度方面都很完善,不僅僅是高薪,神馬過節福利、加班補助、高溫費、帶薪年假、年終獎啥的,統統都會有。發薪日也一般是在次月的5號到10號之間,如遇到發薪日與節假日、休息日衝突,多數企業會提前發放。年終獎一般會在次年初發放。


外資企業中,歐美企業是遵守中國法律的典範,法定的節假日都會有,為員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較好,工資會在次月10日前發放,而且還會有節日禮金、過年紅包之類的人文關懷。


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這類企業因為是“國”字號,所以不用太擔心發工資的問題,在執行國家政策上不會打折,像雙休日、加班費、高溫費、帶薪年假等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都不會少。


一般來說,他們在次月10日之前鐵定是要發上月工資的,也有在當月最後一天就把本月工資發了的。


2


10-15日發工資

多為制度較健全的公司


到月中(含15號)發薪的公司雖然比不上第一類公司那麼正規,但也差不到哪裡去,至少也是一些A股上市公司或者是效益比較好、制度比較健全、注重管理的公司。


至於雙休日、節假日和福利啥的,一般也不會少,不過可能木有年終獎或是雙休日等等,不過比起那些扛到月底才發工資的公司,咱就阿彌陀佛吧!


插播一則笑話:快到月中,一個自稱為股神的人說,請大家再堅持幾個交易日,等待援軍的到來,到16日必有一大波神秘資金入場救市,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麼多的內幕消息。因為我們公司15號發工資!


5號發工資和25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個公司是否靠譜?


3


15日後發工資多為小企業


15號以後:多為小企業,尤其是社會服務業、勞動密集型公司。他們一般都在次月15-25日發工資。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穩住員工,用工資圈住員工,因為你不管什麼時候離職,都會有一部分工資壓在他手裡。


這類企業員工穩定性差、流動頻繁,企業主只好出此下策。


這類企業的工資一般都處於社會偏低水平。有些小企業甚至常年沒有節假日和休息日,也不會付加班費和安排調休。(按照規定,如果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企業應該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300%的工資報酬)


5號發工資和25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個公司是否靠譜?


4


遇到企業拖欠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企業需要按月支付工資,不得拖欠。


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比如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按照規定,應當向勞動者說明情況,並經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協商一致後,可以延期支付工資,但最長不得超過30日。


作為企業主,不應該拖欠員工工資,許多企業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員工是靠工資吃飯的,如果不能按時領到工資,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或者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其工資。


這裡又分兩種情況:


如果是給企業工作: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投訴;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係,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是給個人工作:不算勞動關係,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該個人老闆,要求支付勞動報酬。


5號發工資和25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個公司是否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