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百。

——《儒林外史》

有的人不慕功名辭官卸任迴歸故里,有的人不遠萬里星夜兼程赴京趕考,人們總是在自己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發愁是怎麼滋味,到了兩鬢斑白的年紀才覺得行路艱難,世態炎涼。

這些感悟也是這位清代小說家——吳敬梓想要傳遞給後人的,作為名門望族出身的少爺從小就才思敏捷,腹有詩書。同時家中的其餘兄弟五人也在科舉道路上收穫頗多,吳家三代中出了6個進士。

但家道中落後,平日裡放蕩不羈好交友的他幾年就把積蓄揮霍一空,最終窮困潦倒而死,只留下一些書卷和一部奇書——《儒林外史》傳世,國人為其清高的品格敬仰至今。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可能單單聽《儒林外史》大家沒有印象,但其中的一個故事大多數朋友一定都聽過,那就是“范進中舉”,講的是一個考了20多次,跌跌撞撞終於在54歲高齡考中舉人的范進,在中舉前後極大的反差對比刻畫出眾人的趨炎附勢和封建腐敗的科舉制度,讓人啼笑中瞭解當時的世間百態。

所以從“范進中舉”中就可以看得出《儒林外史》的整體基調——諷刺,書中的記載多數是吳敬梓親身經歷後改編的,那麼如此這樣有才氣的人,會被當時的人稱為“醉酒揮霍的敗家子”,最終窮困潦倒而死呢?我們接下來一探究竟。

高閣少年多意氣,銜杯觀海把名揚

吳敬梓出生在地方官僚家庭,家境殷實,無憂無慮,祖輩們曾受封為驍騎尉,能文善武,博學多才,但母親身體虛弱,在吳敬梓13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他,之後他就跟隨父親去往了受封任職的贛榆。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因為其“讀書才過目,既能背誦”的本領,在當地就有小名氣了,但他讀書的同時還好遊山玩水,體驗生活,他的父親也喜愛他,總帶領他去參加名仕騷客的聚會,久而久之,養成了放蕩不羈,豁達揮霍的習氣。

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吳敬梓天賦極高,其父也對其深愛有加,他的為人和品格,大多數上也都繼承了他父親的“為官清廉”和“剛正不阿”,從小就跟隨在身邊讓他深深瞭解了父親對於工作的認真和付出,但也正因為親眼見到父親不善趨炎附勢巴結上司,最終被罷免回鄉的不公待遇,這也是導致他極其痛恨官場腐敗的直接原因。

但這並不影響吳敬梓的才氣名動高閣,有一次他參加了當地縣城的名仕聚會,酒到興處當場就即興賦詩一首《觀海》震驚四座,詩中形容景觀的氣勢磅礴和少年的意氣風發描寫的相得益彰,淋漓盡致,從此之後,縣城中無人不知吳敬梓才華橫溢,後生可畏。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後來也正如其他人所預料的一樣,18歲的時候,吳敬梓就十分輕鬆的考取了秀才,所有人包括他自己也覺得,憑藉自己的才學,之後的科舉應考之路也必然一帆風順,自己也會如同父親一樣擔當地方的父母官,開啟自己的仕途之路。

文章大好人大怪,終是潦倒度餘生

世事難預料,吳敬梓數次參加鄉試而不中,從23歲一直考到了29歲,幾近而立之年的他參加的最後一次鄉試,得到的除了一句“文章大好人大怪”的評語之外就是再次名落孫山的殘酷現實

被科舉制度傷過了初心的他,在36歲的時候做了最後一次嘗試,被數人舉薦後,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換回來的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讓他徹底放棄了參加科舉考試的想法和入仕途的打算。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禍不單行,後來吳敬梓的父親因病去世,族人們仗著人多勢眾,刮分了吳家的家產,留下給他的就只有父親去世前存下的兩萬多兩銀錢。

但從小就性格豪爽的他,依舊縱情狂放,廣於交友,3,4年時間裡,就已經到了身無分文的窘迫地步,鄉里鄉親之間都把他的事蹟當作是反面教材,稱其為

“醉酒揮霍的敗家子”,警示自家的後生小輩們引以為戒。

揮霍無度之後,導致吳敬梓晚年間也生活貧困,常常要靠賣文章和請求朋友幫助接濟度日,冬天的時候為了暖和自己的雙腳,到了晚上就在城外一圈圈的跑步行走,吟詩歌唱

也就是這段日子裡他潛下心來撰寫《儒林外史》,把自己看到和經歷過的世態炎涼人生百態都以故事的形式寫進了書裡,來諷刺當時的腐朽和骯髒,最終,在一次訪友痛飲後,54歲的吳敬梓,落魄去世,一貧如洗的他連喪事也由好友代理,湊夠典衣錢後才得以安葬。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我們回顧吳敬梓的一生,他的境遇其實和《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相似,同樣是家境由富轉貧,落魄離世,但不同的是吳敬梓的遭遇要複雜得多,他見識慣了真小人和偽君子,官僚徇私舞弊,豪紳買權專橫和科舉的扭曲腐壞;他經歷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統治,經歷過八股文字獄,經歷過考官們的戲耍和諷刺。

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不是那種一味的墮落和放棄,而是在反覆掙扎翻滾後的不甘絕望和最後看破,讓人不由心生惜才可憐之情,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幸,才讓他看透了當時的科舉黑暗和官僚腐朽,才讓《儒林外史》這部奇作流傳於世,受後人之敬仰。

功名富貴無憑據,不若酒醒做自己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反覆提到功名利祿皆是身外之物,讀書人和世人捨生忘死地追名逐利,但到手之後才覺得食不飽腹,欲壑難平。

18歲考上秀才,寫出經典“范進中舉”,為何被鄉里當作反面教材?

這些道理何嘗不也適用於現在,就像前段時間爆火的“流浪大師”引無數“網紅”想蹭熱度而千里迢迢去拍照合影,圍追堵截,只為拍幾張照片,截一段視頻,聽其說幾句感情流露的話,可能這位大師並不是大師,而是因為世人不讀書才覺得他高深莫測。

當下社會我們更應該忌諱隨波逐流,去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溫暖自己,溫暖他人。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