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成長的最佳途徑是閱讀,閱讀將貫穿我的一生,我從四歲開始閱讀,是先從讀報開始的。


記得很清楚,四歲的時候到小夥伴李帥紅家玩,發現他家院子裡地上有一小塊報紙,我拾起就讀,並且大多能讀出來。帥紅的姐姐誇我:“看,您幾個都四歲,景超可會讀報了,都向他學習啊,別光知道跑著玩。”


那時候書報少,我到誰家都把讀書當成頭等大事,喜歡了誰家的好書,就央求人家借給我看。沒有大書看,漫畫的小人書也看得入迷。記得五歲那年鬧父親買書最厲害,父親給我買了兩本童話,好看極了,一個字也沒漏,全讀完了,一本是國內作家寫的童話,一本是丹麥安徒生寫的童話,書名是葉君健譯的《安徒生童話選》,扉頁蓋有父親的私章,是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至今還珍藏,沒捨得當破爛賣掉。

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到六歲時開始上一年級,看的課外書更多了,但多是被故事的吸引,不會精讀,多是粗讀,一直到中學才會精讀、細讀。遇到精彩的段落或者詞句,不管借的書或者買的書都要抄下來,沒事就拿出來讀讀背背,一直認為讀美文是一種享受。



1984年的暑假在家無聊,借一本鄰居李洪濤的雜誌《青年文摘A卷》本看,很厚,如飢似渴地讀,廢寢忘食,像撲在香甜的麵包上讀,並且摘抄裡面的好句子。就是受這本雜誌啟發創作出長篇抒情詩《奮進者之歌》,開始在老家最西邊小屋寫時題目叫《阻力》,還拿到班會上念,師生爭著鼓掌,都說好,後來擴充一些內容成為現在的樣子,在漯河市人民廣播電臺也播出過多次,中小學生中爭著抄讀。


還有一次讀舊報《河南日報》,發現別人把秋天寫得很迷人,也學著試寫,寫了秋風,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題目叫《我是一陣自信的秋風》,省電臺、上海雜誌《中文自修》播發了,我寫著更有勁了。

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有時寫得太痴狂,記得一個風雨夜,竟然把自己寫得失眠,後來脫水三天,打了五天吊針才好了。記得那次寫了個長詩《仲秋節哭爸爸》,先編到湖南的書《天下水》,因為湖南發水了,也沒見到這部書。剛去世的一個詩人教授劉士傑,在1993年7月中社科院舉辦的全國作家筆會上,對我說,學會修改原生態寫法,說我這首是原生態寫法,缺修改。當時聽不明白,後來自己才悟到是什麼意思,就是把通俗文學改寫成純文學寫法。


從中學到現在,只要遇到喜歡的書報刊,就拚命地看,認真記筆記,把吃飯睡覺放在次要位置,真正做到了廢寢忘食。因為初中正長個時太拚太熬夜,影響了發育,所以落個炮彈個,一般高不起來。


書讀得多了,開始邊讀邊寫,一沒靈感就多讀。除老師要求背會的一定背會,還要求背會喜歡的詩文。因受老師表揚,寫篇文章《感動我一生的三個批語》發表在國內多家報刊書。

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次次的工作生活的辛酸和反思,化為智慧寫進書中,特別是《自悟》寫出後獲了全國金獎,文化高官寫了評論,在《思維與智慧》雜誌、中國作家報、中國社會報都發表了,感到內心很充實。自我感覺講課和寫作達到了巧昇華的境界,只要有中小學生聽到我的作文課,攆都攆不走,覺得聽不過癮,有的跟著聽兩年三五年的都有。我還給有愛心的家長學生髮獎,主要發書發教材,讓他們都愛上讀書並從書中獲得人生的智慧,少走彎路,早點成功。


股神巴菲特說:“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最好的方法是閱讀。閱讀改變了我的一生。”他每天絕大多數時光,都是獨自在自己的書房或辦公室度過的。查理.芒格曾這樣評價巴菲特: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一一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偉大的建築家貝聿銘說:“我從不緬懷過去,而是專注於現在”。“既然決定了,就要堅定地做下去,儘量保證不留遺憾。”

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現在讀書,把讀書堅持下去,成就不一樣的你,與眾不同的你!


閱讀讓我成長,寫作給我智慧(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