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一棵大樹


走進昌道村,整潔乾淨的村道,火山岩築造的圍牆,五顏六色的花草,這是一個美麗生態村。在村中央,一棵大樹巍然挺立了500年,樹幹要六個成人手拉手才能勉強抱過。村民說,這棵樹的樹根綿延了整個村莊地下。站在樹下,樹冠遮天蔽日,就像是一個在保護這方水土的保護神。這是瓊北最大的“見血封喉”樹,也叫加布樹,這樹被譽為“瓊北第一樹”。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村民一直愛護這棵樹,每年都給大樹刷石灰粉,防止蟲蛀。村民平時像愛護寶貝一樣對待這棵大樹,他們認為這是一棵靈樹,大樹茂盛,村子就興旺發達,樹枯了,村裡就要倒黴。原來大樹旁有一個戲臺,是村裡唱瓊劇的地方,為了保護這棵樹,就把戲臺搬走了。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說起這棵樹,老人們飽含感情,他們大多人都是從孩兒到老年都伴著大樹成長的,大樹已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其感情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日據時期,日本人來村裡曾用槍掃射過大樹,子彈還留的樹幹上,但樹還是頑強健康的生長著。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他們說起另一件事,前幾年這棵樹生病了,樹身上出現了一個大洞,有蟲蛀現象,大樹一度出現枯萎症狀。老人們非常擔心,幾個老人還因此病了。村裡人想了很多方法來救治,但是都沒有療效,有的老人因此還哭了好幾天。最後海口市園林局派專家來救護,這棵樹才治好。

如今的古樹,一點老態都沒有,挺拔的身軀傲然挺立在火山底下,繼續保護著這個火山古村。


一座火山


昌道村有一個未開發、保持完好的萬年原生態火山,名為昌道嶺。其外形與馬鞍嶺相似,火山口東北高,西南底,類似一把太師椅,村民們卻說像一把龍椅。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昌道嶺的內徑和深度皆超過馬鞍嶺。火山外部山坡生長著大片火山果林,火山內部長滿各種稀少的熱帶樹木。還有著村民用石棺封火山溶洞口的神秘現象,因此壯觀的昌道嶺火山有著非常神奇的色彩。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從村中央的大樹出發,向村後的昌道火山走去,在山腳下山口處修有一座神廟,背對火山,用火山岩修建而成,那些斑駁的石頭告訴我們它們已經經歷了久遠的年月。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從廟邊的小道上山,這是一條古道,道路的兩旁是火山岩壘成的高牆,兩邊還長滿了古老的野荔枝樹、菠蘿蜜樹、人參果樹、龍眼樹, 這些樹木吸收昌道嶺噴發帶來的豐富的營養,枝頭碩果累累。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走在上山小道上,頭頂掛滿人參果,我們問村民說能摘來吃嗎?他們說可以摘一些來吃,沒關係,都是村裡種的。五、六月份來的話,山上的野荔枝就成熟了,可以隨意吃,不上火。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快到山頂的地方,長著很多高大的野菠蘿林,站在其粗大的根部下就像是站在熱帶雨林裡。昌道火山頂部大約寬1米多,內側是懸崖,外部是山坡,中間是小道,其可以環繞火山口一圈。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小道兩邊都是灌木叢、茅草堆、野菠蘿林。原先村民用木頭沿著山頂修有一條護欄,不過時日已久,已經腐爛,雜草已經掩蓋了路面,火山口北面可以看到遠處的海口市區高樓。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在火山口的西南面有一個熔岩石崖,崖下有兩個溶洞入口,洞口上各長有一棵榕樹,其根部深深的紮在了暗紅色的火山熔岩裡面。溶洞不知通往哪裡,聽說可以通往火山底下的火山熔岩隧道。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現在洞口已經被村民用石棺封住了,從墓碑得知,至少清代時洞口就已經封住。石棺採用的石材打造得非常平整,需要幾個成人才能抬起。這種葬在洞口現象,不知是否有封鎮災難、邪惡的意思。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火山口內部長滿了各種樹木,有幾十米高的木麻黃,也有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火山內部巖壁上長滿了滴水觀音。下火山口的小道有點陡峭,膝蓋不好的下去有些麻煩。火山口裡空氣不流通顯得很悶熱,夏天來攀爬要防中暑。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火山口底部是一塊很平整的地方,村民們曾經修有木頭凳子供遊客休息,現在已經日久失修,已被瘋狂成長的灌木掩蓋。


靠山吃山,昌道村石多地少的自然環境,傳統生活主要靠甘蔗、木薯、地瓜、荔枝、黃皮為主,正是因為這座火山噴發的肥沃黑土地,才能供養著昌道人一代又一代人。

一口古井


羊山地區由於熔岩鬆散,難於積水,人們挖井吃水非常艱辛,往往要手工在堅硬的火山岩挖上幾十米深才有水喝,因此水是羊山人的奢侈品。昌道村也是一個缺水的地方,他們祖祖輩輩靠著一口古井,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昌道人。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昌道村的古井大約深39米,經過村裡祖輩幾代人的努力,用手工從堅硬的玄武岩開挖出來的。沿著石板鋪就的50多級臺階走進古井,就像是走進一個地下深坑,由於人們已經不再來挑水,這個古井的臺階已經長滿植被。井底大約寬5、6米,井在正中間,井壁都是充滿空洞的火山岩。

在井的左邊岩石下,立有一塊神碑,寫著一個大大的“”字。一個神字道出了昌道人用水的艱辛,也道出了他們對水的珍惜,這個古井就是昌道人的哺育之神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現在村裡已經安裝了現代化的設備直接從古井抽水,輸送到村民家。這個井水甘甜清冽,是天然優質的火山礦泉水,也是昌道村特產美食黑豆腐專用磨豆腐用水。

一種美食


昌道村有一種美食黑豆腐,其口感軟嫩細膩、入口韌彈絲滑,在石山地區遠近聞名。每逢佳節家家戶戶都會磨上幾幅黑豆腐。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這裡的黑豆腐為何好呢?據村民陳有才解釋說:

首先是黑豆腐採用的黑豆好,昌道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土地富含硒元素,種植生產出來的黑豆質量特別好。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其次是磨豆腐採用的水好,磨豆腐採用的水都是從村裡那口古井抽取的,村裡的古井水每家每戶都只用它來磨豆腐。因為富含火山礦物質,甘甜清冽,所以做出來的豆腐更加美味。跟其他水做出來的豆腐口味完全不同。

一棵大樹,一座火山,一口古井,一道美食,築一個靈性的昌道古村


還有就是採用傳統手工藝製作,以前都是用火山岩製成的石頭磨坊磨豆腐,口味更美,現在部分採用機器磨,但是因為材料好,還是其他地方豆腐無法媲美的。

到昌道村,一定要品嚐一下黑豆腐,不然是件遺憾的事。黑豆腐吃法多樣,可以吃豆腐、豆腐渣、豆腐腦、豆腐皮、豆腐乾等,豆腐還可以烤著吃、炒著吃、清水煮吃、涮火鍋吃。

獨特的火山環境,產生獨特的火山文化,也造就了這個有靈性的火山古村。

TIPS:

如何到昌道村?昌道村位於海口市石山鎮,自駕過去直接地圖導航“昌道村”即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