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的種植技術

藍莓是一種低灌木,果實具有很好的營養保健作用,除了鮮食之外,藍莓還被廣泛的應用在食品,製藥領域,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藍莓果實呈現藍色,果肉細膩,味道酸甜,還有獨特的清香氣味,並且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而被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藍莓的種植技術

我國栽培藍莓的歷史較短,目前還處於快速發展期,藍莓的品種有很多,但是栽培管理模式卻大同小異。

藍莓的種植技術

一、特徵特性。

藍莓屬於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又稱越橘,是多年生灌木。根據不同品種,樹高從40釐米到240釐米不等,每叢有5-12個主枝,每個主枝上有3-5個結果枝。藍莓樹的主枝在3-5年時,結果能力最強,六年後結果能力減弱。

藍莓的種植技術

藍莓品種繁多,根據樹形特徵,生態特性及果實特點,可將藍莓簡單分為矮叢藍莓,半高叢藍莓,高叢藍莓,兔眼藍莓四大類型。

二、藍莓育苗技術。

藍莓常見的育苗方法是扦插育苗和組培育苗。扦插方法和其他樹種相似,技術要點大同小異。

組培育苗是通過特殊的組織營養液或者培養基,對離體植物的組織和細胞,在人工調控環境下,進行培養撫育,獲得完整植株的技術過程,是規模化育苗的發展方向。

咱們農戶種植是需要把小苗移栽到自家的育苗地裡,培養成大苗後,再去定植。

幼苗移栽

苗移栽大多在春天進行,育苗地要選擇在被風向陽,土質疏鬆,土壤肥力好地塊,每畝地可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約2000千克,之後進行旋耕,整平,以行距25-30釐米開溝,溝深約15釐米,並在溝內撒施5%辛硫磷,預防地下害蟲,用量為每畝2千克-3千克即可。

以後將缽苗脫缽,約20釐米的株距移栽。一般每畝地可移栽8000-10000株,栽好後,澆透水。

藍莓的種植技術

幼苗管理

幼苗移栽後,春夏時節要進行除草,最好人工除草,不可使用除草劑。再6月底進行施肥,可按每株10克用量施入硫酸銨後配合澆水。夏末秋初,要對苗木進行修剪,可將苗木20釐米以上的部分剪去,促進苗木分支。

入冬前,北部地區的藍莓要注意防凍,採用薄膜草簾子覆蓋。

第二年要間苗,間苗後保持每畝2000-3000株,同時要對苗木進行再次修剪,修剪時在40釐米高度剪枝,促進分支,同時要及時剪去弱枝,要在5月份前完成。

春季施肥可以選用硫酸銨或硫酸鉀型複合肥,以每株10克-20克用量淺溝施入,之後覆土澆水。

秋季施肥可以選用腐熟好的農家肥,以每畝2000千克-3000千克用量施入,秋季防寒前澆一遍透水。11月份前,依然要做好防寒工作。

經過兩到三年的生長,藍莓樹已經長勢很好,有3-5個分支,樹高在80釐米以上,樹枝良好,是優質的藍莓樹苗了,有了好苗了,就可以選址建園了。

選址建園

藍莓是一次種植,多年收穫的植物,選擇排水良好,無遮擋物的平地或緩坡地上,低窪地,沙漠地,鹽鹼地不易種植,土壤最好是通氣性好的沙瓤土,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在12%-15%之間最有利於藍莓生長。

藍莓種植需要有充足的水源,藍莓用鹽分比較敏感,用水需要對水質進行檢測,水中鹽分高於千分之一的水不能使用。

一、整地。

藍莓定植後的壽命可長達50年以上,所以定植前的整地工作最好提前一年進行深翻,深翻時按每畝施入2000千克有機肥的標準施入,深度以40-50釐米為宜,利於藍莓的根系發育,對於土壤pH值大於5.6的地塊,需要加入適量的硫磺粉來調整土壤酸性,土壤pH值小於4.5的地塊,則加入適量石灰。

硫磺粉或石灰的用量要根據土壤結構狀況和實際pH值請專家測算之後適量加入。

深翻時,清除草根,石塊等雜物,耙平。並按東西或者南北走向,做成高40釐米,寬約1米的壟,行距為2米。

二、定植。

在壟上開定植穴,深40釐米,穴間距約為1米,粘性土壤內,穴內要放入四分之三的腐熟有機物,有機物可以是鋸末,稻殼等,並加入有機肥約一千克,氮磷鉀複合肥約30克做底肥。

苗木帶土託定植最好,讓根系保持舒展,注意提苗,避免窩根,壓實地表土,做好樹盤,澆透定根水。第二天要再補澆一次。

藍莓的種植技術

定植密度一般以每畝定植約330株為好。

配置授粉樹

藍莓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是配置授粉樹,可以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授粉樹要選擇豐產性強,口感良好,且與主栽品種花期相近或略早的藍莓品種。

主栽品種與授粉樹品種的配置比例約為5:1,授粉樹應均勻分佈。

栽後管理

藍莓苗定植之後的兩週左右時間為緩苗期,這段時期的水分管理特別重要,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溼潤,土壤相對溼度在60%左右為好。

越冬防寒

秋季定植後的藍莓樹,在上凍前要進行越冬防寒工作,一般在11月份之前進行。

覆蓋

有機物覆蓋可有效抑制園內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墒情,在酷夏季,還能降低低溫,是保證藍莓高產,穩產必不可少的技術要點,覆蓋物可以選用玉米秸稈,鋸末,松針,稻殼,可以就地取材,厚度保持10釐米左右。

幼樹期管理

藍莓從定植到第一次結果前,被稱為幼樹期,這段時期土壤相對溼度要控制在60%左右。五月下旬,可以追肥,根據土壤結構科學施肥。

藍莓正常生長需要的土壤中全氮含量為0.1%-0.2%。

夏剪

七月中旬之前,對藍莓樹進行夏季修剪,這次夏剪非常重要,它決定來年的產量及以後藍莓樹的整體長勢。

藍莓的種植技術

首先對具體樹形進行規範,一般保留5-8個主枝,並對部分強旺枝進行短截,促使其多發分支。疏掉幼樹基部的水平枝,病弱枝,過密枝,儘量擴大樹冠,保持樹勢。

七月底前要追肥,施有機肥就可。

結果期管理

除配置授粉樹外,在園區配置蜂箱也是個輔助的好辦法,每1.5畝放一箱蜂的比例,放置在園地中部,開花期間,應進行疏花作業。開花一週左右時間,便會陸續座果,一般在五月中下旬,為了使果實更好,一般要施壯果肥,可按每棵樹3千克用量施腐熟有機肥。

藍莓的種植技術

隨著果實膨大,藍莓果樹需水量增大,水分低於50%時,要進行灌溉。

歡迎關注〔旗甲生態農莊〕,一起討論關於三農的人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