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天北京国际电影节官宣了新海报

一时全网震惊一片哗然

在看到海报之后

一言难尽的五味杂陈之感油然而生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很想知道你看完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下面是滚烫的网友评论

看的我不禁怀疑是不是主办方故意自黑炒热度了

@ 夏荀:打印店小弟十分钟作品

@蛋炒饭炒荷包蛋:同时树冠的形状类似连绵的云朵,树下人物似乎在依依不舍的告别,让人不禁想起十八相送的场景,连起来就是——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0739疗养院:传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抱太阳满满的正能量。

@印第安小胖孩:高端大气上档次,十分符合北京电影节的气质与文化底蕴。

@王颖阿颖:没给设计师稿费吧!

@小松菜頔:哇,你看这棵树,好像一棵西兰花

@How好好奇葩问答社区:真的不是吹,我学过3天PS,我绝对做的比这个好

配合官方介绍服用效果更佳

前 方 高 能

四月的北京 水绿 云淡 风轻天坛女神 屹立苍穹脚踏大地 播洒芬芳于参天之树振臂向天 唤醒晨光于璀璨星空生于斯 长于斯 九年孕育根植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携天地相融与万物并生梦于斯 爱于斯 砥砺前行传承七十载中国影人家国情怀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带你走进春天最美的北京

十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没有!

满满的正能量!!

你以后自己的设计方案再被毙稿的时候好好反思下

是不是设计阐述出了问题!!!

本来还以为是今年是设计师发挥失常

然而看完前几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海报

才发现是设计水准是 格 外 的 稳 定

2018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7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6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5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4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3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2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1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灵感来自于《5年高考3年模拟》吗?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相信大家看完上面这组图应该都感觉很煎熬了

满满的“城乡结合部”风格呼之欲出

这样的海报设计真的是在拉低电影节的层次

其实先不说国外各大电影节的海报设计水准

国内近几年一些电影节也不乏出现很多优秀作品

事实可以证明,我们并不是设计不出优秀的海报

而是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先来看前一段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新海报

一经推出就惊艳全网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海报设计由大神黄海操刀

该海报的主题为

创生万象,幕后为王

海报灵感来自经典动画《大闹天宫》

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至1964年制作的彩色动画长片

堪称中国动画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上影的代表作

除了上面这幅最近的明星作品

国内其他电影节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

继续看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8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9香港国际电影节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8香港国际电影节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8香港夏日国际电影节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8 FIRST 青年电影展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7 FIRST 青年电影展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7平遥国际电影展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6香港国际电影节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4香港国际电影节


纵观整个华语电影节海报中

个人认为最有水准的还要数金马奖了

金马奖的海报设计

一直都保持极高的艺术性与审美

而且每一张海报背后

还有着深刻而丰盈的人文底蕴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s),创办于1962年,是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原由中国台湾新闻局主办,1990年起交由台北金马电影节执行委员会主办。金马奖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是华语影坛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项 。

2018

第55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方序中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款海报以“面对电影,每个人都是配角”的概念出发,借金马四大主轴的代表人物李安、侯孝贤、巩俐、小野的侧脸轮廓,组合成层峦迭嶂的山峰,宛如一部电影包含了所有参与者的个性与样貌,也象征金马系由不同部门的努力与合作所成就,缺一不可。

2017

第54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方序中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4届金马奖海报粉丝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4届金马奖海报影痴版

第54届的金马奖海报由设计师方序中操刀,从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中得到灵感,由王家卫亲自挑选其中两张,并向这部电影问世20周年致敬。

2016

第53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黄海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3届金马奖海报由设计师黄海操刀,致敬了问世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张震饰演的男主角小四抬头以手电筒照亮空中,既是回望初衷,也要走得坚定,电影之光,得以不熄。

2015

第52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张叔平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2届金马奖海报由张叔平操刀设计,海报以简约笔绘勾勒出一个侠女的形象,其中52是由两个一与0所组成,融合了电影由胶卷步向数位的概念,充满现代性,为金马52带来既復古又创新的样貌。

2014

第51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萧青阳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1届金马奖海报由设计师萧青阳亲自打造,他在5字内,以饱满圆融的东方纹路,来象征过去半世纪所累积的电影艺术,并特别在1字的最顶端,变化成全新的尊贵马头权杖,象徵全新但更具权威性的金马奖。

2013

第50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聂永真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0届金马奖海报由聂永真设计。“5”用放映机投射成,暗喻马的几何抽象形。聂永真把张曼玉的影像做局部切割,就如播映室里的切片瞬间与时间画面,表达出没有人能真的留住正在流动和消逝的一切,除了电影,让瞬间化为永恒。


2012

第49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几米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49届金马奖由几米设计,小男孩与骏马飞翔在海洋上的图,代表了光与影的追逐。

2011

第48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林小乙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48届金马奖的海报,由知名设计师林小乙设计。她认为,与数字化摄影技术相比,旧式机器让拍摄者更专注于剎那间的凝视,让她觉得最接近电影的本质,最能展现电影的灵魂。

2010

第47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王志弘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47届影展主视觉海报由王志弘操刀,以高速摄影机拍摄玻璃破碎的瞬间,完美的展现出今年金马影展“动”的主题。为了要更细腻的去解析“动”的本质,另外再导入一个由Play与Pause键所组成的识别符号,分别代表了“动”与“静”,这才是电影“动”的本质,才是电影最独特之处。

2009

第46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王志弘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46届金马奖主题是“致敬摄影师”。海报中是一群扛着电影器材的工作人员,这是电影工作的真实写照,而一个以“摄影机头”造型出现的人,穿着正式礼服跑出主画面之外,凸显了电影节的概念主题。

2008

第45届金马影展

海报设计 by 聂永真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45届金马奖海报,是几何抽象感极强的海报。海报的设计者聂永真表示,想区别前几届视觉较繁复的画法,以简单色块、几何图案、还有反转的做法、制造观赏的趣味。


看完了国内的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国外的经典电影节海报

洗洗眼睛

感受一下真正国际水准的创意海报设计

国际三大电影节

经过历史沉淀

经典与创新在不断交互

设计元素也在一直更新

越来越独具匠心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创立于1946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2018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7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6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5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4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3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2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1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在德国柏林举行办。柏林电影节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该电影节与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并列为世界三大艺术电影节。

2019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8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7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它与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及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电影大师的摇篮。

2018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7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6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5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4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3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2

除了吐槽北影节海报,我们还能做什么?

其实谈了这么多,并不是为了单纯吐槽或者泄愤,而更多地是想谈论关于审美的问题。作为国际A类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所承载的意义已不局限于国内了。电影海报相当于“电影节的门脸”,自然也意义非凡。一张优秀的电影节海报应是独特的审美品味与深刻的人文内涵兼具的。吐槽并不是目的,而是抱有期待而失望的无奈,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希望主办方可以把这件事重视起来。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

知识也解救不了。”

——木心

新周刊的新一期专题是“低美感社会” ,这期内容提出“在这个低美感社会,许多中国人患上了审美匮乏症,它的十大病征表现为: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

也发出了这样一连串的拷问:是谁,修建了这些奇葩景观;是谁,设计了这些奇葩街道;是谁,复印了这一张张网红脸;是谁,拍摄了这些土味视频和有毒广告;又是谁,拍出了这一部部烂片烂剧?

审美烂,到底是怪掌握审美话语权的人烂,还是怪被动审美的人烂?这是个问题。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没有人不热爱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的本质

其实就是“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