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在《雍正劍俠圖》這部書中出現了數百位俠劍客,其中劍客級別以上武林高手多達二三百位,三魚根據自己的解讀大致列出了排在前十位的老劍客,他們分別是老劍聖張松溪、老劍魔赫連洞彩、活觀音善心師太、九世比丘師林、鴻雁教主封清揚、清真掌教九龍祖師、折骨遁仙方良父、逍遙仙司空圖南、七伐禪師程景、雲臺祖師曾旬。

上面這十位高手是各大門宗的初代宗師,“輩分越高武功等級也就越高”這是劍俠圖裡武功設定的基本框架,當這群橫跨元明清三朝的高手在後套劍俠圖裡出現時,不禁讓人感嘆後套劍俠圖的奇思妙想。

獨臂神尼硃紅袖是崇禎帝的女兒,他拜墨目老尼虛音為師,論師承她便是老劍魔赫連洞彩的徒孫,因為赫連洞彩是三虛的師父。虛音俗名叫西門燕,她還有一個身份是武當神劍門宗的祖師,而虛空號稱武當劍客是袁大化的師父,他也就是書膽童林的師祖,虛相號稱三環手俗名叫做牟三川。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三虛都是三寶門人,虛空破例收張明志趙明真這兩位三清弟子為徒曾令虛相大為不滿,由此可見在縱使虛相這樣級別的高人也存有門戶之見。在這裡書迷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虛音是武當神劍門宗的師祖,虛空又是赫赫有名的武當劍客,這兩位掛著“武當”名號的高人為何會是三寶門人呢?畢竟我們所熟知的武當是非常馳名的道家門宗。

其實,虛音是武當神女劍法的創始人,他創立武當神劍派雖有“武當”之名卻非是武當派的門戶,她只是在武當山上清修後新創立的一個新門派,呂四娘就是她的徒孫,虛音開創的神劍派與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並無關聯。

虛空號稱武當劍客,這個稱呼類似於黃山劍客、華山劍客,他只是用修行之地來作為自己名號,其實他也並非是武當派之人,他與虛音、虛相一樣都是實打實的三寶佛門之人,論師承他們都是龍門傳人

在張少佐的評書《豪氣沖天》中,書膽馬清風的師父是武當三劍客之一的靈光佛道月禪師,道月禪師是三寶門人,他卻是武當宗師張三丰的弟子,這似乎就有點讓人感到費解。

在單田芳的評書《鐵傘怪俠》中,書膽嶽霆到武當山拜了張三丰為師,張三丰在這部書中既是武當開派宗師也是武聖人,可這部書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張三丰應該是元末明初的人物,難道宋朝時期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嗎?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據明末清初黃宗羲的《王徵南墓誌銘》記載,武當派為宋代丹士張三丰所創,徽宗還曾徵召他入京講道家妙術。故此,《鐵傘怪俠》這部書把張三丰編入宋朝的故事裡也就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其實,在唐朝時期武當山就開始大量建造道觀和寺廟了,很多隱士就在武當修行,譬如五代宋初的陳摶老祖就曾在武當山上清修。到了元末時期,武當山上的道觀和寺廟被亂兵焚燬大半,明代成祖朱棣登基後,他推崇武當道家便徵調二三十萬人用了十三年的時間重新修建了武當山上的道家建築群。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早期在武當山上修行的不僅是道家隱士,也有佛門高人,佛道兩門雖有教義之別,但是萬法自然之理卻是相通的,在武當山上道家真人和佛門比丘之間應該也有一定的交流。《豪氣沖天》這部書張三丰收了道月禪師為徒,這也許是他未正式開宗立派之前所為。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在金庸武俠小說中,張三丰分別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裡出現,《神鵰俠侶》結尾時正值南宋時期,少年張三丰在神鵰大俠楊過的指點下還曾打敗尹克西,那麼張三丰有沒有可能出現在北宋呢?

歷史上記載張三丰生平是張三丰從公元1247年至1464年,北宋是從北宋公元960至1127年,南宋是1127至1276年,不難看出歷史上的張三丰所在的年代出現在南宋末年到元初是比較合理的。

三魚認為古代叫張三丰的人可能不止一個,熟悉易經八卦的人應該知道“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這個口訣,“三”在卦象中屬於乾卦,而“豐”則像是被割開的“六斷”屬於坤卦,乾坤代表陰陽,所以喜歡道家陰陽的人以“三豐”為名就不足為奇了

在《雍正劍俠圖》裡,八十一門總門掌把自己真名隱去以歐陽修為名,其原因就是他很仰慕歷史上的歐陽修。在金庸武俠小說裡,張三丰的原名叫張君寶,他也是深研陰陽太極武功大成,又看到三峰挺秀從而把名字改為張三丰。在古代的修道頗多,他們有人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張三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