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有著逾500年曆史,

2018年,全英250多所

文法類學校中排名第一


近10年來

牛津和劍橋大學平均錄取率高達30%的


英國皇家文法學校(吉爾福德)

Royal Grammar School, Guildford


來!南!京!了!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歷史悠久的英國皇家文法學校(吉爾福德)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中國首家分校落戶南京江北自貿區

在跨學科融合中實現個性化教育

作為英國皇家文法學校(吉爾福德)中國首家分校,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正式落戶南京江北自貿區,定於2020年秋季開學。這所立足於未來教育、聚焦科技教育和國際化教育特色的未來學校,將為孩子們帶來怎樣先進的國際教育體驗?為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中國建設者和世界參與者,學校尊重每個孩子,為學生們全方位打造了個性化教育。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效果圖

育人環境創設

尊重個性和差異

未來感十足的三葉草建築中,未來創客中心、未來藝術中心、學生成長中心等八大中心內,教學研一體的數字化基礎科學實驗室、STEAM實驗室、DT(設計與技術)實驗室、計算機數學實驗室、心理諮詢室、以及聲樂、器樂、舞蹈、戲劇表演、藝術創作空間等一應俱全。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效果圖

在未來創客中心的DT實驗室內,小學生們可以做木工製作和設計,結合簡單的機械器件形成作品;中學生們可以體驗計算機繪圖、木工製作、金屬加工、機械運動、通信協議、傳感器、智能控制等,實現材料科學、計算機、數學、藝術設計、物理(機械)、信息技術等跨學科融合學習。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總校長肖遠騎,曾經擔任過被譽為“亞洲第一校”的北京人大附中副校長。他表示:

校園不僅是學習生活的園地,更有著隱形的文化教育功能。可以說,這也是門‘潛在課程’。我們特別邀請了3位中英建築大師,打造了這座迴歸人的校園,力求創造迴歸人的教育。在三葉草形的教學綜合體中,師生們置身任何一個角落哪怕冬天都能充分享受光照,同時可以便捷地到達任何一個教育模塊。

中央公共區域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場所,也最大程度地形成了學校整體的學習氛圍。戶外活動草坪、講習花園、露天劇場、休閒座椅等多樣化的學習場所為師生們提供了豐富有趣的空間體驗。


跨學科融合課程

個性化教育的辦學關鍵

“作為英國皇家文法學校(吉爾福德)中國首家分校,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實施‘六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即管理機制、資源配置、教師培訓、教學評價、師資調配和學生培養一體化。”肖遠騎說,通過皇家文法學校世界學校的IP矩陣資源共享,面向未來的國際化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多國多地的學習體驗中汲取養分、自在生長。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效果圖

隨手打開一張學校的初中生課程表,仔細查看後不難發現,裡面有很多連排課程組合,如物理和人工智能、物理和信息技術、化學和生物、歷史和道德與法治、音樂和戲劇表演……

這是學校為了培養適應未來複合型人才需求而開發的跨學科能力培養模塊,也就是我們學校的特色融合課程。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學術主任陳杰輝精通中韓日英四國語言,他說,未來社會對複合型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汽車製造領域,需要從材料、外觀設計、機械運動、汽車電子、人體舒適感及安全功能等多方面考慮。如果沒有跨學科融合思維素養、沒有綜合思考的能力就無法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基於個性化教育理念,學校在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階段,開足開齊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基礎上,融入南京特色開設南京+課程體系。高中部採用“國際+”課程框架體系,在高中開設IGCSE和A- Level。還特別開設了面向未來的EFF(Education for Future)校本課程,其中融合課程多達40餘門。根據課表安排,學生們每天至少2小時的融合課程學習時間。融合課程的有效實施是學校實現個性化教育的辦學關鍵。在融合課程內容和目標設計中,學校也非常注重根據學生學齡特點、能力和個性化需求開發不同的融合課程。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課程體系表

跨學科融合課堂

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我們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傑出的學術表現,但這絕不是我們唯一的。我們不僅學習學科知識本身,更是給學生提供浸潤式英語學習環境,讓他們在掌握英文的同時也掌握相應領域的技能。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英方校長Matt說,全人教育才是學校真正的優勢,K12教育不是說學生唸完12年就不管了,而要為學生一生夯實基礎,培養他們帶得走的能力。

常規的數學、物理課上,老師們在黑板或電子白板上畫圖,然後教會學生定理、公式,通過例題反覆操作後幫助學生們獲得學科知識。而這裡的課堂上會加入對物理現象和數學深入分析、推算、實驗等環節。通過一定週期的學習後,學生們將形成作品,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空間作品,也可能是基於計算機載體的編程或算法實現等,這樣才算課程學習完畢。為了上好一節課,學校裡經常會出現超過2門學科的老師聯合設計課程並共同授課的情況,比如數學課上可能會出現物理、計算機等學科老師。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效果圖


多元化創新教學

教會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學生共享總校500年積累的升學資源:衝刺全球頂級名校的A+精英升學計劃,享受與牛津劍橋招生官直面交流、指導升學的機會等。學校搭建中英遠程雙師課堂,實現兩地同步課堂教學;國內外優質名師互動授課,與皇家文法學校在迪拜、卡塔爾、英國學校聯動:實施學分互認、學籍互供、學生互換、師資互配、教研互助等,享有全球一流的教育資源。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英國皇家文法學校(吉爾福德)內的學生們

學校在創新育人環境、學習內容和課堂方式的同時,還側重教會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也是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在學校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生們通過項目制學習(PBL)、探究式學習、跨學科學習和在線學習等多元方式,將逐漸掌握多種學習方法。

以閱讀為例,學校通過唱、讀、講、傳四個方式,讓學生們每天參與閱讀至少1小時。此外,學校專門開設閱讀課,組織讀書節活動等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起審辯(批判)式閱讀思維和終身閱讀的能力。為了教會學生多種學習方法,老師們會和學生們開展不同媒介的閱讀,比如紙質書、Kindle電子書和互聯網等哪種閱讀效果更好?首先學校設定主題,學生選擇媒介和內容進行閱讀,然後學生們對內容進行批判性思考和討論,並通過演講形式進行表達,再轉化為物理空間作品(海報等)、電子作品(文章/PPT等)甚至出書等。這就是學校指向孩子閱讀過程有所思考和收穫的項目制學習。

牛津劍橋錄取率高達30%!這所“皇家學校”南京分校今秋開學!

△學生不僅學術強,更有帶得走的能力


多維度評價

增強學生未來全球勝任力

具備多維度思考能力的人,才能更善於創造合作機會,為未來在世界範圍內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深有同感的陳杰輝認為:學生未來全球勝任力的培養,離不開學校多維度評價體系。學習態度、師生關係、家庭關係、出勤率、課堂互動、主動學習、協作學習等過程性評價,作業、考試、集體貢獻、個人成長等結果性評價,以及社會、家長、老師、同學等多元多維度評價,讓這裡的學生們不再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學生們在這樣科學的多維度評價體系中,學會了自律、自主、自信、自強,學會了學術、協作、創新、進取,真正意義上努力成為中國的建設者和世界的參與者。

融合產生的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法、評價體系的個性化,才能實現真正學生教育的個性化。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致力於打造未來教育,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融合共生。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

(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校)

是所面向

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的

K12國際化學校,

今年面向中國家庭招收

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高一年級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