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詛咒:賭徒必家破人亡

今天看到廣發證券100倍槓桿炒外匯爆虧的新聞。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老公,瞞著家裡炒期貨,輸光了包括房產在內的1000多萬家產,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

中國人好賭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賭牌九、麻將、扎金花、賭球、賭馬,甚至兩人因為某個問題發生爭執,也通常以打賭的方式來做出最終裁決。十賭九輸的道理明明就在那裡,各種血淋林的例子就在身邊,可還是有層出不窮的賭徒義無反顧赤膊上陣。

可怕的詛咒:賭徒必家破人亡


為什麼明知道是坑還必須跳,為什麼,跳下去必須被活埋才肯罷手,就不能中途退出,迷途知返麼?

01 自我高估+好奇心傾向

人類天生就有盲目樂觀和自我高估的傾向。

比如,男人在大街上看見另一個同齡人摟著一個漂亮性感的女孩,基本都會憤然默唸:好白菜都讓豬拱了,總覺得自己比大多數男人都帥,實際上並非如此。

比如,海洛因吸毒,媒體一再宣傳一旦染上毒癮,就不可能戒掉。但還是有人會選擇吸毒。媒體的宣傳不但沒有起到杜絕防範作用,反而勾起一部分人的好奇心,而且這部分人都自信自己意志力會很堅強,吸了也沒事。結果,戒毒失敗率是100%。

賭博也是一樣,各種悲劇不絕於耳,但個人總覺得自己技藝高超,有神靈保佑,有好運護身。加上自己的好奇心,剛開始都想著就拿一點點錢搞一下。殊不知已經開始陷入泥坑,身處危險境地了。

可怕的詛咒:賭徒必家破人亡


02 簡單推理傾向

當抱著好奇心和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拿一點點錢進入賭場開始下注的時候,就是入坑的開始。

有經驗的莊家,都會讓新來的客戶贏錢,贏那麼三到五把,就會把胃口掉大,而後謹慎和理性就會在腦海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貪婪和簡單聯想。認為自己確實是個賭博天才,篤定自己的下注邏輯一定會持續奏效,贏得更多錢的。這種簡單推理和聯想,會驅使人下更大的注,並有更高的預期。此時,莊家就開始露出兇狠的眼光,開始宰殺這個在半空中沉醉的羔羊。

可怕的詛咒:賭徒必家破人亡


03 損失厭惡傾向

當加大賭注的時候,莊家就開始將勝利的天平撥向另一邊,好運氣突然就消失了。開始輸錢了,開始是贏的利潤慢慢被蠶食,而後,是本金一點點被消耗。再然後是輸光。人類對損失厭惡帶來的痛感,遠遠要比贏錢帶來的快感要來得更加刻骨銘心。此時心態已亂,開始想著一定要翻本。翻本就需要更多的錢,而後是惡性循環。

可怕的詛咒:賭徒必家破人亡


04 保持一致性+避免懷疑傾向

一旦下定決心翻本。這個決定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必須跟過去保持一致,並且毫不懷疑自己能夠翻本。一旦掉進這個漩渦,人就變得油鹽不進,即使是身邊的親戚朋友,甚至是警察來勸都不行。

05 lolapaluza效應

當這幾種心理傾向共同朝一個方向綜合發力的時候,就會產生可怕的lolapaluza效應。伴隨著“1美元拍賣”形成的漩渦,只要是個人,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掙脫這個巨大的黑洞。

所謂“1美元拍賣”,是說,兩個人為了贏得1美元,必須報價,價高者得到1美元,價低者會損失自己報價等額的錢。這樣就會導致誰也不會當第二名。因為只要報價比第一名高1分錢就能夠成為第一名。那麼結果會是什麼?一定是這兩人互相競價直到耗盡最後一分錢。遊戲玩到最後,不是為了爭那1美元了,而是虧不起作為第二報價損失的那些錢。

當這個遊戲的兩個人合二為一,變成一個人的時候,就形成了賭徒困境。如果不接著下注,那麼虧的錢就永遠回不來了。所以只有不停的下注,直到耗盡所有的錢。

這個原理也可以解釋一個網癮少年,受一個聲稱能裸聊的美女網友(實際上對方是個摳腳大漢)欺騙持續向對方轉賬20幾萬的原因。對方一點點讓該少年轉賬,轉一點錢不給看,反而引誘對方再轉一點錢才能看。少年如果選擇不轉,之前付掉的錢就打水漂了,再付一點,沒準能看到。這個遊戲玩到最後,焦點已經不是能不能看對方的裸體了,而是不轉下一筆,之前的錢就等於白給了。這個會給他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和痛苦。

多麼可怕,一旦心存一點點僥倖心理,一點點的小邪惡,就會不斷的被放大到致使自己家破人亡。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局外人都會說,不參與就好了。我想把這句話改成:不是不參與,而是永遠永遠都不參與。有句諺語叫做: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死在哪裡,我會選擇永遠都不要去。

目前的股市也是一樣,就是跌不下來。但這個時候下注,已經毫無勝算,頂多就是持有。我也無法預測會漲到什麼時候,漲到什麼程度才會迎來調整。但我能確定的是,每上漲一分,風險就會被放大一分,獲利空間就會被蠶食一分。此時此刻,我要避免自己陷入賭徒困境的心理漩渦,保持冷靜和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