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生:肺癌EGFR敏感突變耐藥後新療法——沃利替尼+奧希替尼


北大醫生:肺癌EGFR敏感突變耐藥後新療法——沃利替尼+奧希替尼

眾所周知,EGFR敏感突變(主要為第19外顯子缺失及第21外顯子L858R點突變)為許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開啟了靶向治療的“生命之窗”,免除了化療毒副反應,同時又可以獲得長期生存。

然而,靶向治療環境選擇壓力下,耐藥的癌細胞克隆逐漸佔優勢,導致疾病進展的情況屢見不鮮。臨床及基礎醫學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了諸多EGFR-TKI靶向藥物的耐藥機制,除了常見的EGFR T790M突變(約佔50%)以外,旁路激活機制之一即MET基因擴增(約佔5%)。

目前針對T790M突變的第3代EGFR-TKI藥物——奧希替尼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但是其耐藥機制中也見MET基因擴增(約佔25%)。若這樣算來,則MET基因擴增耐藥機制在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中不應被忽視,針對性藥物也呼之欲出。

近期在腫瘤學重要期刊Lancet Oncology上發表了最新型MET-TKI靶向藥物(簡稱沃利替尼或AZD6094)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又稱TATTON研究)。

該研究入組標準為:

(1)年齡≥18歲;

(2)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GFR敏感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經EGFR-TKI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並且伴有MET基因擴增的患者。

(1)既往接受過第3代EGFR-TKI治療,或者既往未接受過第3代EGFR-TKI治療且T790M陰性,或者既往未接受過第3代EGFR-TKI治療且T790M陽性;

(2)既往未接受過第3代EGFR-TKI治療且T790M陰性。

(1)組患者接受沃利替尼 600 mg/日 + 奧希替尼 80mg/日劑量組合方案;(2)組患者接受沃利替尼 300 mg/日 + 奧希替尼 80mg/日劑量組合方案。主要研究重點是不同藥物劑量組合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研究結果顯示:

(1)組患者沃利替尼及奧希替尼的實際平均治療持續時間分別為7.1個月與8.5個月;(2)組患者沃利替尼及奧希替尼的實際平均治療時間分別為4.9個月與6.1個月。

(1)組患者總體客觀緩解率為48%,中位無進展時間為7.6個月;(2)組患者總體客觀緩解率為64%,中位無進展時間為9.1個月。

在TATTON研究之前,若EGFR-TKI出現耐藥並非T790M類型,則這類患者只能選擇化療;無疾病進展時間僅4個月左右。沃利替尼聯合奧希替尼雙靶向方案治療有效率可達60%以上,無進展時間較化療增加以一倍達到9個月。這為MET基因擴增耐藥患者打開了另一扇門,可能絕處逢生。期待後續II、III期臨床研究進一步揭示雙靶向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Lecia V Sequist, Ji-Youn Han, Myung-Ju Ahn et al. Osimertinib plus savolitinib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MET-amplifi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fter progression on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terim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1b study. Lancet Oncol. 2020 Mar;21(3):373-386. doi: 10.1016/S1470-2045(19)30785-5.

【康曉徵醫生 專業擅長】


(1)食管癌外科治療;(2)肺癌微創外科治療;(3)肺轉移瘤綜合治療;(4)早期胸部腫瘤診斷;(5)胸部腫瘤外科圍術期管理;(6)惡性腫瘤發病機制與預防。

點擊「瞭解更多」,找康曉徵醫生在線看病,獲取醫生專業診療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