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地球日,你知道多少?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地球日的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


地球給予我們豐富的自然資源,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事實並非如此。


目前,人類仍面臨著十大全球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酸雨蔓延、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水汙染、海洋汙染和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愛護地球在日常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何珍愛我們的藍色家園?生活中的這些舉手之勞讓我們輕鬆為地球添抹綠。別再猶豫,行動起來吧!


漲知識|關於世界地球日,你知道多少?

垃圾分類


這幾年,垃圾分類廣為提倡,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積極響應,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變廢為寶。


節約用水


節約水資源,可以重複利用。比如淘米或洗菜的第一遍水可以澆花;洗臉、洗衣後的水可以留下來擦地、沖廁所等。


隨手關燈


養成隨手關燈小習慣,對於不用的電子設備,及時拔掉電源,既能省電,也能保護自然資源。


節約用紙


節約用紙從點滴做起,如打印文件可以雙面;用過的紙張可以反面利用;合理用紙,拒絕過量使用(如抽紙、廁紙等);衣服口袋裡裝塊手帕,減少紙巾使用等。


綠色低碳出行


低碳出行,選擇公車、地鐵、電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節約汽油,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大氣汙染。在天氣晴好的時候,也可以多去戶外騎車、健步走等。


重複利用


不使用一次性餐盒或一次性筷子,購買東西時少領取塑料購物袋,自帶購物袋。


參與植樹


植樹造林能夠保持水土,防風固沙,防治大氣、噪聲汙染等,能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


購買節能電器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同一瓦數之下,一盞節能燈比白熾燈節能80%,平均壽命延長8倍,熱輻射僅20%。而這僅僅是電燈泡,如果我們將家中的高耗能電器都換成節能電器,或者在購買家電時直接買節能型,不僅可以節約電費開支,也減少了電力的耗費。

保護野生動物


目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嚴峻形勢下,人們愈發明白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這顆蔚藍的星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人類作為初來乍到的“新成員”,更應珍愛這片家園,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守護它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