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累計收到福建幫扶資金26.3億元 逾60%投向“五縣一片”深度貧困地區

本報訊 (記者 張唯)4月13日,記者從自治區財政廳獲悉,自閩寧兩省區建立對口扶貧協作關係以來,我區累計收到福建省幫扶資金26.3億元,超過60%資金投向全區“五縣一片”深度貧困地區。

“閩寧幫扶資金的每一分錢都應當花在脫貧攻堅的刀刃上。”自治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閩寧協作的第24年,福建省向我區提供5.3億元幫扶資金,是1996年閩寧幫扶資金的30倍。為了將這筆資金用到實處,財政部門制定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發展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對資金具體使用給出詳細規範的方案,並嚴格按照“因素法”分配,以切塊下達的方式,將其中60%以上投向全區“五縣一片”深度貧困地區。

聚焦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自治區財政在資金使用上重點向特色產業培育、閩寧示範村鞏固提升和扶貧車間建設等項目傾斜,由各縣依據自身扶貧協作重點工作實際統籌安排使用。在永寧縣閩寧鎮玉海村扶貧車間,寧夏憶雨坊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設立了生產車間,並與該村30多戶村民正式簽訂辣椒訂單協議,開啟“閩寧辣椒”種植模式。“企業+合作社+村民”的結合讓傳統農業的零散戶種植模式變為現代農業集約化種植,成為我區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之一。

自治區財政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理念,強化資金績效管理,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自治區財政在配合福建省開展閩寧幫扶資金專項審計的同時,將幫扶資金納入財政扶貧資金監管平臺,通過開展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實現全過程、動態化、穿透式監管。

24年來,通過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傾斜,閩寧幫扶資金先後助力我區修建公路385公里、高標準梯田22.9萬畝,打井窖1.5萬眼,改造危房危窯2000多戶,建設閩寧鎮等示範鄉鎮和110個示範村,修建了一大批水利水保、農村電網、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改善近60萬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促進我區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