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璜大村

《再見,璜大村》視頻,甲乙丙拍攝

璜大村

現在,很多江陰人都知道“璜大村”這個耳熟能詳名字,但要是問你怎麼去璜大村,你可能就犯難了。其實,這跟璜大村的經歷有關。

再见,璜大村

璜大村在上世紀80年代時,既是一個自然村,還是要塞鄉的一個行政村,下轄璜大村、水龍頭(又名水洞頭)、省田裡和花家埭,後來被革新村兼併。到了90年代公安登記時,取消了自然村璜大村的名字,改成了“璜銅橋”。至此,“璜大村”名存實亡。

再见,璜大村

“璜大村”,即現在的“璜銅橋”,在經歷四次拆遷之前,曾有11個生產隊,500多戶人家,1500多人,是江陰市最大的一個自然村。

“璜銅橋”,該村因橋而得名,因為在村子的西北角邊,有一座橋叫璜銅橋,歷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村子地理條件獨特,東面是白屈港河,西南面是應天河,北面是老東橫河,應天河與東橫河間,有條捷徑河道——永安河,永安河流經村落,建有一橋,村落四周共有14只池塘河9只涇鬥,一派江南水鄉澤國景象,橋名取為橫塘橋,意為橫亙於水鄉河塘之上的橋。橋的結構是石駁岸上面擱幾根河條石,供百姓和車輛行走,橋旁還有一個大石駁碼頭供百姓淘米洗菜,挑水汰衣裳之用。

再见,璜大村

這座石橋是由本村首富曹家建造,曹家是武術世家,其子孫練武十分刻苦,在撒滿黃豆的磚地上,以三指頂磨盤站樁,磚地下陷數寸。受其影響,村裡習武之人很多,但後因故敗落。

多年之後,石橋因年久失修橋面損壞,由本村王姓、黃姓、陶姓集資修復,因為橋是三姓氏人家所修,故將橫塘橋改稱璜陶橋,變為三姓所修之橋。

後因方言相近漸漸地又稱作為璜銅橋,最後本地村民也隨之改口成了“璜銅橋”。

再见,璜大村

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這座橋成了江陰通往楊舍等地的必經之路。民國年間重新翻建為木橋,抗戰時期為阻擋日軍入侵被國民黨軍炸燬,後又二次修復。解放後60年代中由於陸路交通繁忙的需要,將木橋改建為石拱橋,橋面放寬到6米,一直保留至今。提到當時拆卸下來的木橋建材,幾個70歲左右的村民跟小編者談起時,依舊對厚實的木方嘖嘖稱讚。

再见,璜大村

璜銅橋村上擁有王姓、黃姓、陶姓、蘇姓幾大姓氏。其中蘇氏,宋代文豪蘇軾三子蘇過之後第十六世孫蘇新民遷來江陰璜大村,成為江陰蘇氏始祖,後分為8支。江陰蘇氏子孫居住在璜大村的有近800人。璜銅橋村落水路發達,逐漸形成了方圓近二公里的一個大村,解放後將村莊改稱為橫大村、璜大村。

再见,璜大村

璜大村南端有座七里廟,因距離江陰“七里”,故名。璜大村位於江陰至楊舍間的澄楊路(城區段後來稱為綺山路)七里之遠,所以璜大村南端的廟宇稱為“七里廟”。璜大村歷明清時期是江陰城外一處屯兵要塞,江陰抗清英雄閻應元從楊舍到江陰城路過七里廟時聽和尚講述了清兵的暴行後非常憤怒,在廟中題詩於壁,表示:“事則可無可為,死則可無可免”,表現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後來璜大村有村民將此詩詞雕刻在廟中青石壁上,可惜此碑在60年代大鍊鋼時被毀。

90年代,璜大村又改回了“璜銅橋”。這時的璜銅橋,似乎迎來了江陰交通的大發展時機。1998年,新澄楊路,老綺山路沒了。1999年,村西側建造了一條錫澄高速,不久,村南側又建造了新長鐵路,村北側建造了芙蓉大道跨高速橋和立交橋,這幾條道路,每條路的路基都超過5米,“璜銅橋”幾年之內竟然成了一座“圍城”,村莊就像被四堵高牆框在裡面,村民出行極其不便,一到雨季,橋洞出村通道被大水淹沒。

再见,璜大村

鐵軌上的火車聲隆隆作響,而消防救火車卻屢次因為不知道璜大村的進村路線而延誤時機。最讓村民上火的則是這裡管理真空地帶,環境髒亂差,“島上”很久沒有通上公交車。

眼見璜大村成了“垃圾堆場”、“交通無名孤島”,村民一刻也不閒著,無數次積極向相關部門要求申請拆遷,無數次要求上級部門把芙蓉大道澄楊路立交正式定名為“璜大立交橋”。

再见,璜大村

2019年,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的同時,江陰命名了沿路的立交、隧道和橋樑名字,其中就包括了“璜銅橋”和“璜大立交橋”。其中芙蓉大道跨京滬高速公路璜銅橋,長290米、寬51米,最大跨度35米。

如今,璜大村的村民在第四次拆遷時,全部搬離了住了多個世紀的風水寶地,他們正等待著明天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再见,璜大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