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7年,外來書記成了本地“紅人”

“鄭書記,快來我屋裡喝茶。”跟著鄭強踏入廣州從化區蓮麻村,很容易會被村民一同拉進屋裡話家常。

2013年,在廣州荔灣區民政局工作的鄭強被派到從化區呂田鎮蓮麻村開展扶貧開發工作,三年半,在他的帶領下,乘著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特色小鎮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扣著貧困村帽子的蓮麻村蛻變成網紅村,農民紛紛建起了民宿,村裡發展起旅遊產業,村民收入翻了好幾番。扶貧工作結束後,鄭強毅然重返蓮麻村,繼續協助村民鞏固扶貧成果。駐村7年,如今外來的書記已經成為了本地的“紅人”。

驻村7年,外来书记成了本地“红人”

挨家挨戶敲門,“敲”開發展特色民宿之門

從市區驅車出發,下了高速公路,拐上幾個彎,全程2個小時左右抵達蓮麻村。碧藍色的天空,兩旁山上茂盛的竹子,粉牆黛瓦,整齊的房屋展現著新農村的風貌,復古的酒莊和酒窖是時尚的網紅打卡點。

“鄭書記,快來我屋裡喝茶。”鄭強一踏進村,一家特產店的老闆娘熱情地招呼他進屋。跟著鄭強在小鎮上溜達,一路上偶遇的村民都認識他,有的拉著他進屋喝茶,有的拉他嘗自家曬的果乾。一家餐館的老闆說,“我們書記是半個蓮麻人。”

驻村7年,外来书记成了本地“红人”

不過,鄭強告訴記者,2013年剛來村裡時不是這般景象。那時高速路未通,從廣州進村走國道將近3個小時,當時村子還扣著貧困村的帽子,村民你家門前一堆垃圾,他家門口一堆木柴,外來的鄭強想找個村民說話,“都不太搭理我。”

深入村裡調研,鄭強發現這個1400多人的村,集體年收入僅六萬八千多元,更讓他痛心的是,村民為了維持生計,挖陶瓷泥,砍伐樹木……不顧生態地開發。

在部隊待了20多年,走過南闖過北的鄭強意識到危機,這樣下去不行,得改!

“首先要改思想。”2016年,從化區打造第一批特色小鎮,蓮麻村是其中之一,鄭強和村裡的幹部商討定下村裡的發展方向——發展民宿和旅遊經濟。

驻村7年,外来书记成了本地“红人”

為了做通農民的思想工作,鄭強挨家挨戶敲門,“首先讓村幹部和黨員帶頭。”鄭強說動了當時的蓮麻村黨支部書記潘光灶,沒想到村支書回家和妻子談辦民宿的事,鬧得把電視機給砸了。

聽說以後,鄭強帶了幾名村幹部上門勸說,給村支書的妻子解釋鄉村的前景和未來。空談還不行,鄭強帶上村幹部、黨員和一些有想法的群眾組成一支20多人的團隊到浙江、四川等地方考察。

去浙江時,鄭強和村支書住在一個房間裡。白天參觀高端的民宿,看到幾十個旅遊團,晚上回到酒店,村支書拉著鄭強說,“沒想到民宿真的像賓館一樣,真的可以賺錢。”並坦誠之前也是有顧慮,只是礙於幹部身份不好拒絕,如今顧慮全消了。

考察結束後,鄭強辦了一次考察分享會,給村民分享考察民宿的心得。分享會結束,鄭強正要下樓梯離開,一名普通黨員潘安娜在樓梯攔住了他,“書記,我家裡修車的,我想建民宿,你去我家幫我看看行不行?”

晚飯後,鄭強就趕去了潘安娜家。“這個魚塘可以用石頭圍起來,後面的山上引點水進來,前面的圍牆拆了,搬走這些廢銅廢鐵。”時至今日,鄭強還清晰記得那所民房的原樣,隨後村裡第一批民宿相繼建成,潘安娜家的民房也是其中之一。

驻村7年,外来书记成了本地“红人”

時刻牽掛難以割捨,履職期滿重返蓮麻

帶著村民“走出去”,同時還要把先進的思想和技術“引進來”。打造特色小鎮和建設現代化民宿,鄭強組織團隊邀請了專業的設計師進村,“蓮麻多竹子,你看你頭頂上的竹子,這就是留得住的鄉愁。”鄭強抬頭,指著蓮麻旅遊信息諮詢中心天花板上,那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竹子對記者說,“如果這上面完全刷白了,那和其他建築有什麼區別呢?當時設計師建議把竹子吊在上面,做成藝術裝置,你看多有蓮麻特色。”

這些藝術設計也有不被理解的時候。鄭強帶著記者來到了一家農家餐館,指著天花板上三個竹編的簸箕組成的燈飾說,“這個設計當時村民都說擋財氣。”

驻村7年,外来书记成了本地“红人”

“現在呢?”

“現在啊,遊客來到都舉著手機要拍照。”

2016年,蓮麻村被廣州市評為了“廣州名村”,2017年1月被住建部評為第四批“國家美麗宜居村莊示範村”。那一年3月,鄭強的扶貧工作也畫上了句號,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上,但他時刻惦記了蓮麻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啊,從無到有,一步步看著它成長。”最終,他決定重回小鎮。

同年6月,鄭強申請調任到呂田鎮政府,且出任蓮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這時,蓮麻村的旅遊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深入發展也出現了瓶頸。鄭強繼續帶領村民鞏固扶貧攻堅的成果。2019年,村集體收入已經達到了150多萬元。

談起蓮麻村的蝶變和如今的成績,鄭強表示,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小鎮、鄉村振興戰略等機遇都讓蓮麻村趕上了,這些是時代的成績,也是村集體努力的結果,“未來我們的目標是繼續探索深入發展。”

目前,呂田鎮正要打造以蓮麻村、塘基村和三村村為核心的穗北紅色文化產業帶。今年3月,鄭強被調到了塘基村出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一個村富起來不夠,我希望能把更多的經驗帶出去,帶動其他村也富裕起來。”

驻村7年,外来书记成了本地“红人”

小資料:蓮麻村的蛻變

蓮麻小鎮是廣東省廣州市最北的特色小鎮,小鎮的前身蓮麻村曾是貧困村,人均年收入僅有7000元左右,2015年經過上一輪扶貧攻堅以後,人均收入攀升到1.38萬元。

2016年,從化區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目標,啟動10個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工作,蓮麻村被納入首批試點建設範圍。蓮麻小鎮的建設帶動了蓮麻村的全面發展,小鎮開業當年,村集體收入就達到了5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0610元。2019年,村集體收入已經達到了150多萬元。

2016年7月,蓮麻村被廣州市評為“廣州名村”;2017年1月被住建部評為第四批“國家美麗宜居村莊示範村”;7月被評為“全國環境整治示範村”;11月8日被省文明委評為“省文明村”;17日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村”。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何鑽瑩、駱昌威、楊耀燁 通訊員 巢金紅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何鑽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