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最近韓國的一檔紀錄片節目《與你相見》火了,該紀錄片講述了一個VR技術團隊花了8個月打造出一個VR系統場景,旨在幫助一位媽媽與逝世的女兒再次相見的感人事蹟。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這部記錄片裡的媽媽叫張智星,3年前,智星7歲的女兒不幸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絕症,當時大家都還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卻沒想到女兒症狀發作後僅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便遺憾離世。

女兒離世後,智星一直處於悲痛的情緒中難以自愈。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這個韓國的VR技術公司得知智星的故事以後,決定運用其VR技術幫助智星與女兒再次相見。

技術公司收集了智星女兒的大量照片及特徵信息,結合其行動及語言習慣,花了8個月的時間讓她再次“復活”。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當智星戴上VR頭盔,看到朝思暮想的女兒的時候,內心積壓已久的思念噴湧而出,泣不成聲。

“媽媽,你去哪了?媽媽,你想我嗎?”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媽媽好想摸一下娜燕”

“媽媽每天都想你。”

“娜燕,你還好嗎?媽媽好想念娜燕啊!”

“媽媽,好想抱一抱娜燕……”

只可惜此時的女兒只是以立體影像的方式出現,智星無法觸碰和擁抱女兒。但這一“缺陷”或許也在提醒著智星,這只是虛擬而不是現實。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在VR的世界裡,智星還與女兒兌現了在病房裡許下的承諾:等女兒好起來出院了以後就帶女兒去野餐,還為女兒補過了生日。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最後智星將女兒哄睡後,女兒化作一隻蝴蝶與媽媽告別。

我不知道智星在結束了這段夢幻VR旅程後的生活是否有發生變化,如果讓我猜測的話,我想智星應該會變得更為釋懷吧。


明明一切都還沒結束,你怎麼就突然消失不見了,這大概就是許多思念和遺憾的根源吧。

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大概是最難以接受的遺憾之一了。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是極度魔幻的,相繼離開的兩位韓國女星讓人唏噓不已。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2019年11月,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過程中意外過世,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雖然不是特別的關注他,但是在得知這一消息的那一刻依然感到震驚不已,一度覺得是假消息不可能是真的,甚至在加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看到新聞的後續報道都依然覺得無法接受這一事實。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有媒體報道高爸爸在“頭七”儀式上不慎跌倒,周圍的人員見狀後及時將其扶起。

還沒來得及好好談心吃一頓飯,說好的“下次”還在準備當中,你卻這麼匆匆走了,也不說一聲再見。


2020年1月底,全國人民正當全力對抗新型肺炎之時,卻還傳來了科比遇難的噩耗。雖然我不懂籃球更不追NBA,但我知道他是那麼多那麼多人心中的英雄符號啊......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說起傷心,我想也不會有誰的悲傷能超過科比的父親了。

喬的鄰居說:“這家人陷入了極度的悲傷中,不願意談起這場悲劇,在私下裡一直在為科比哀悼。我昨天和他們說過兩次話,拿了一些食物給他們。你應該能想象得到他們有多悲傷。前一天我剛和喬聊了一會兒,我們一起出去散步,一切都很愉快。但在接下來的24小時裡,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科比早年與家庭的關係並不和睦,但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科比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算是有了好轉,而幾位可愛的孫女更是成為了兩者強烈的感情紐帶,這一場無情的災難下,科比的父親同時失去了摯愛的兒子和孫女Gigi。

我們還沒握手言和冰釋前嫌,我還沒跟你說你小時候的調皮趣事,你怎麼就突然不在了呢。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那些應許的承諾,計劃好的未來,和還沒來得及說的話,總會縈繞在耳邊,佔據著思緒。

可人已經離開,留下的人還得好好活著,我們需要找到和這些遺憾和解的方式。


“這不是你的錯”

人在面對失去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自責和內疚的心理,我們常常會把當中的很多遺憾和錯誤都往自己身上歸因。

-“要是我當時阻止ta了該多好”

-“ta當時一定很害怕,我怎麼可以不在”

......

乃至於會產生一種“我怎麼能夠獨自快樂”的自我懲罰思想。

據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流行病學的研究統計,人禍比天災通常更容易讓人患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我想大概就是因為在人禍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陷入自責和自我責罰的情緒吧。

所以,要想和遺憾和解,首先得要認識到自己在這件事件中不存在過錯,意外是意料之外,哪怕是為了遺憾不再發生,也要努力讓自己再次快樂起來。


完成說好的約定

遺憾裡讓傷口不斷作痛的還有那些曾經的約定。

-每次都推到“下次”的西藏之旅

-說好今年生日要去吃的餐廳

-票都已經買好了的演唱會

......

什麼都準備好了,而你卻臨陣脫逃了。

有時候解決“過敏原”的最佳方法,需要的是積極面對,進行“脫敏”治療。

脫敏,醫學名詞,是用於治療特定過敏原所致I型超敏反應的方法,即通過注射少量變應原,誘使致敏細胞僅釋放微量活性介質,而不引發明顯臨床症狀。

短時間內多次注射,可使致敏細胞內活性介質逐漸耗竭,從而消除機體致敏狀態。

就像智星媽媽曾答應女兒出院後要帶她去野餐一樣,在VR場景裡媽媽兌現了當初的承諾,至少在今後想起這段承諾的時候,還會伴隨著赴約的結局。


寫一封告別的信

不僅僅節日和慶賀需要儀式感,告別這件事有時候也需要一場正式的儀式,這或許是人類文明中追悼會存在的原因吧。

但告別的儀式感也並非是指一場弔唁儀式,無論是什麼方式,我們需要的其實是一個說再見的契機。

那些還沒來得及說的真心話,不妨靜下心來,仔細地回憶過往、斟酌用詞、整理思緒和結構,匯成一封書信,好好的說一聲“再見”。

結束,是另一場開始。



遺憾,是因為沒有好好說再見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

即使再不捨,

也要心存感激,

笑著......

揮手告別

————宮崎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