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辭職後,朝夕相處的同事卻裝作不認識自己?這三點值得一看

朋友阿強怒氣衝衝的闖進家來,單手指著外面嘰嘰哇哇罵著髒話,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問他原因。

他說:“剛剛在街上碰到了以前公司的2個徒弟,沒離職前哥長哥短的叫著,現在我離職了,連一聲招呼也不和我打,你說氣人不氣人,枉費我以前那麼照顧他倆”。

我給他倒了杯涼水,讓他冷靜冷靜,幫他分析了以前同事這樣做的三個理由。

為什麼辭職後,朝夕相處的同事卻裝作不認識自己?這三點值得一看

一、聯繫同事的基礎是工作,聯繫朋友的基礎是感情

職場中的同事,是因工作聯繫起來的人際關係,就好比你因為吃飯叫了一幫人,叫飯友,而老闆因工作叫了一幫人,叫同事。吃罷飯,離開飯桌,是朋友的還是朋友,不是朋友的就散了,工作也是如此,你離開工作,是同事的還是同事,不是同事的也就散了,不再認識了。

換句話說,公司實質是老闆用工作的名義為社會人士組的局,同事們在一起就是在參加工作局,局裡的人際關係就叫同事。

當你有一天說,我不想參加這個局了,即所謂的辭職,那你自然就退出了老闆組的局,留在這個局裡面的其他人還是同事,而你就成了外人。

這時阿強反問:那我辭職了,你怎麼還搭理我,還幫助我,咱們不是也是參加的朋友局嗎?

這個問題很好,這個問題要回到組局者的目的來說。

老闆組局的目的是為了工作,當你不再一起工作的時候,局裡的人就散了;而朋友組局是為了感情,只要感情還在,朋友就在,除非朋友間沒有了感情。

從老闆組局的目的來看,你離職後,你就和局裡的人沒有了工作基礎,所以他們就不會再搭理你了。而作為成熟的職場人,離職後應該識趣的離開,不應該過多的難受,因為你還要調整好心態,參加下一個局。

為什麼辭職後,朝夕相處的同事卻裝作不認識自己?這三點值得一看

二、同事認識你,多數是因為你的平臺,而不是你這個人

同事在工作中認識你,尊重你,很大程度依賴你在公司的崗位以及崗位帶來的利益。

說一個真實卻非常有趣的事:

公司原來有個保安叫亮亮,30出頭當保安,我們都嫌棄他好逸惡勞,這麼年輕幹保安,但不得不討好他。

你別小看保安這個崗位,雖是公司平臺最低,最讓人瞧不起的崗位,但每個人還不敢得罪他,因為每個人都要出門,出門就要和保安打交道。

他或許自得保安的精髓,每天優哉遊哉,過的很快活,直到一天他和老婆離婚後,孩子留給了他,他才知道錢的重要性。

一次他給我打電話也說的和阿強一個意思,他離職後,以前的同事怎麼見面也不搭理他。

當時我就和他開玩笑回答:你不給人家開門了,人家搭理你幹嘛?

保安這個崗位,按理說沒人會在意,但同事們卻必須搭理,就是因為保安這個平臺決定了他被人認識的優勢,而且不論誰在保安這個崗位上都不會變。

因此在職場上,我們要分清楚同事之所以認識你,到底是因為你的人,還是因為你的崗位,據我多年職場經驗,多數是看重的是你的崗位和平臺。

為什麼辭職後,朝夕相處的同事卻裝作不認識自己?這三點值得一看

三、離職後想讓同事認識你,你得“有用”於人

要想同事在你離職後還認識你,只有一種可能,你對於同事來說,有用。

直白來說,就是你有組局的能力,當然不是組公司的局,而是組你的能力局,讓他們來你的局內活動,這樣他們不僅要認識你,還會尋求你的幫助。

同事媛媛是公司的銷售員,和一個上游大客戶關係很好,由於公司給他的提成太少,她離職後便加入了大客戶的公司。

角色轉換後,她成了大客戶的金牌銷售員,反過來和原老闆談合作,不僅原同事要討好他,就連原老闆也要討好她,而且是不得不認識的那種。


【一陽說】

三種原因,供你釋懷,歡迎關注@劉一陽,小故事,大思考,一起學習職場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