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鵬 堅持“價值投資”

只要你還在創業,繞來繞去都會遇到紅杉一身中式西裝的沈南鵬先生走入辦公室,他剛剛打完一個會議電話,姍姍來遲。為了保證採訪時長,他將原本定在中午的另一個視頻拍攝挪到下午3點。在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以下簡稱“紅杉中國”),時間是一種比資本更稀缺的資源。

沈南鵬 堅持“價值投資”

“Return on capital(資本回報),這是所有基金(都看)的。但是我們也看另外一個詞,就是return on time(時間回報),”沈南鵬說,“hourly(按小時)。”

沈南鵬很看重這種“職業精神”,儘管現在紅杉中國已經有一百多人,他非常注重所有成員,無論是法律、財務、行業投資團隊,都必須步調一致。“如果任何一個人沒有很好地反映出整個紅杉的投資文化的話,都會打低我們在創業者面前的分。”沈南鵬說。

確保團隊的純度,是紅杉中國這支為期10年的老牌基金在建立之初博得投資人信任的籌碼。

2005年,創業成功的沈南鵬離開自己擔任總裁兼CFO、市值10億美元的攜程網,創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首期募集兩億美元。兩年後,紅杉再籌7.5億美元,主投信息科技、消費和醫療健康等行業,這在當時是一個大數字。同年,百度市值僅36億美元。

募集這筆錢時,沈南鵬面臨一定的挑戰。現在名滿天下的大眾點評、奇虎360、諾亞財富、高德,在當時都還是商業模式尚在試水中的”小”公司。

2007年時,360剛開始在殺毒上發力,還沒進入瀏覽器和搜索市場;大眾點評還只是Web2.0的一個餐飲評論社區。基金創立2年,紅杉投資的企業都還處於企業發展早期。沒有人相信評估報告上對它們的估值,即便這些報告以最保守的方法估算。

現在回看,從個人電腦到軟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道路清晰自然,但在這背後走上“岔路”而逐漸銷聲匿跡的基金和創業公司不在少數。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出現前,大洋對岸,硅谷的一批風險投資家認為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接近尾聲,清潔能源成為風投新寵兒。“風險投資家聚集在硅谷著名的沙丘路上,”《連線》雜誌評論當時的情形,“那些曾使傳媒業成功轉型的企業家和科技投資者們準備把硅谷變成清潔能源版的沙特。”2005年,風險投資家們在清潔科技上投入數億美元,次年,激增到17.5億,到2008年,累計投資躍升至41億美金。

認準“新經濟”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沈南鵬只能用團隊去說服把錢再次投給紅杉中國的人, 而且是既做VC,也做PE投資,紅杉中國的團隊成長極其迅速。紅杉中國非常注重新人的培養,會給每一個新人配備導師,將紅杉的投資理念輸導給他。無論他們之前來自什麼行業,每個”新”人經過幾年的歷練,都可能成為某個行業裡投資的“專才”,秉承同一套研究方法論。“有人問我們說紅杉基金裡誰是做行業研究的,我說每個人都是研究員。”沈南鵬說,在辦公室裡接受《人物》記者採訪時,每隔十幾秒沈南鵬就會對著鏡頭笑一笑,輕鬆地打消你的顧慮,他的眼神依次掃過房間裡的每一個人。

沈南鵬對“新經濟”和互聯網的堅信不久得到了回報。兩年後,移動互聯網開始爆發,它帶來的所有紅利都被在這個行業裡不懈耕耘的公司捕捉到。

據此前公開報道的交易推斷,2007年成立的“紅杉中國”二期基金年化淨收益率近40%,這意味著,8年前給予紅杉信任的投資人,收穫了10倍以上的收益。而全世界投資到能源類企業的風投,在1995—2007年間,僅有1.8%的企業實現了上市,讓投資者得到了明確的回報。

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趕集與58同城、攜程與去哪兒合併,讓紅杉中國投資的這些企業更加穩固地佔據市場主導。在美股,紅杉中國投資的多家美股中概股公司在私有化過程中,包括360、博納、陌陌,市場預計它們將在A股會有更多的追捧。

把目光縮短到近幾年,紅杉中國的投資名單裡也已不乏獨角獸:無人機技術世界領先的DJI大疆科技、現象級流量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直播、達達物流、華大基因、深圳新產業等等。現在,大疆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媒體報道,有投資人跟蹤4年都無緣入股,但紅杉中國在2013年A輪時,就投資瞭如今估值百億的大疆。

就像美團CEO王興所說:“只要你還在創業,只要你還在這個大的行業裡面,我相信大家繞來繞去都會遇到紅杉,因為紅杉總在那裡,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面。”

今年幾大合併背後都有紅杉的影子

沈南鵬 堅持“價值投資”

連續創業者王興的創業史幾乎和紅杉中國的歷史同步。2005年12月18日,校內網上線10天后,上午10點左右,還在睡夢中的王興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我聽說你們做了校內網,我們是一個風險投資基金,叫紅杉資本。”王興說:“紅杉?沒聽過。”對方馬上補充:“又叫Sequoia Capital。”留學過美國的王興馬上想起來,Sequoia是美國一家頂級的投資公司。

2010年,美團正式上線兩三天後,紅杉合夥人就給王興發來短信,接著就有專門的投資人從香港飛到北京與王興見面。雖然後來紅杉中國沒有投資校內網,但王興仍然十分敬佩紅杉中國敏銳的眼光和極迅速的決策。

紅杉中國是王興做美團後接觸的第一家風投,沈南鵬也讓他認識到,什麼是頂級的投資人。

讓王興驚訝的不只是紅杉中國的速度,還有沈南鵬的態度。在三元橋紅杉辦公室見面後,沈南鵬沒有讓王興說明美團的商業計劃或業務數據,他在介紹自己和紅杉中國。

“滔滔不絕地講為什麼美團應該拿紅杉的錢,所以那次我才知道這才是真正厲害的投資人。”5年後,在紅杉10週年的慶典上,臺下坐著周鴻禕、劉強東等等紅杉中國被投企業CEO,王興回憶說,“他們在前面可能已經做了很多功課,他對這種模式有非常清晰的看法,甚至比當時的創業者還有更清晰的判斷。現在,10年之後,我相信再也不會有創業者接到紅杉的電話的時候會說紅杉我沒有聽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情況了。”

今年,互聯網圈幾大合併背後都有紅杉中國的影子,甚至有的合併雙方都得到過紅杉中國的投資。

擁有創業成功經歷的投資人

沈南鵬 堅持“價值投資”

直到今天,沈南鵬仍然保持著投行和創業時期的工作節奏。1992年,從耶魯商學院畢業後,他來到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工作。工作主要內容是看著財務報表和公司CEO會談,給企業設計融資戰略、收購或上市方案。

這種工作看上去光鮮,薪酬也非常體面,但沈南鵬卻感到自己一直在企業邊緣做事。大量的工作被放在說服企業相信和選擇自己上。

投行的業務架構決定了他只能靠幾次會談去了解一家公司。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投資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幫企業進行IPO上市或併購,賺取佣金。但至於上市過後長期表現如何,以及企業具體管理的細節,並不是投行最關心的。

“假如我原來從投資銀行直接變成了一個投資人,”沈南鵬說,“這樣的轉換會讓人更多地去思考資本市場的套利,駕馭二級市場呈現的低潮和高潮。”(一級市場以發行證券為主,二級市場對已發行的證券進行公開交易)

1999年,沈南鵬從投行辭職,和梁建章等三人一起創業,被稱“攜程四君子”。當時他們並不清楚做什麼好,只知美國有個提供旅遊信息和在線訂票的Expedia,“中國也應該有一個”。

做攜程時,有媒體說沈南鵬之前的投行經歷讓融資信手拈來。

“哪有那麼容易,一些大的投資銀行看不上小企業生意。”沈南鵬說,“最漂亮的計劃書沒有用,關鍵是把公司的遠景解釋給將信將疑的投資人”

在攜程創業與他以前的投行的經歷截然不同。在投行時,沈南鵬住5星級酒店、與公司高管會晤,現在,他要管理一家幾百人的早期公司。他和另一位創始人梁建章有兩張圖畫得最多:組織架構圖、業務流程圖。攜程早期,為了推廣品牌、獲取用戶,他們還派員工到各地機場休息室,發放紙質折扣卡。

親歷創業最終幫他擴展了投行工作者的視野和格局,沈南鵬最為寶貴的發現是,任何一個細節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可能人事部的招聘的一些流程安排,也可能員工期權的設定…………這些東西作為一個”投資銀行家”,你根本不會花時間去注意。”他感到,原來在投行時對企業具體執行的瞭解是那麼膚淺。

創業6年,從攜程出來之後,掌舵紅杉中國的沈南鵬已從一個拿佣金提成的“經紀人”,變成了親力親為的“負責人”。

親手做出一家10億美金市值的企業,對沈南鵬後來理解和服務創業者非常有幫助。他會用自己的經驗建議創業者,公司領導框架如何搭建,那些營銷手段有用,平時的工作中,部門間如何合作。他會把組織架構圖再畫給被投公司的創業者看,比如建議他們CEO、分公司負責人和副總間如何優化內部彙報體系。

沈南鵬也尊重被投企業CEO的領導權。王興聽說不少創業公司的投資人喜歡亂插手、代替CEO做決策,但沈南鵬從來沒有這樣過。“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如果企業需要幫助,那他們來提供;如果企業沒提的話,他們不來指手畫腳。這還挺重要的。”

沈南鵬將紅杉定位於最好的服務者,提到紅杉的投後服務被業界同行稱道時,他很高興,說:“紅杉在投資和投後服務上面有一套我們自己獨特的做法,我們不見得在每一個項目上都能投對,但是至少我們這套方法看來是長期有效的。”

這種遠超一般投資人為創業者帶來的幫助和指導,令紅杉合夥人們遠比同行更為忙碌和勤奮,王興經常在深夜接到沈南鵬的電話或微信。沈不客套,每次都直奔主題,和王興討論業務。

紅杉中國對所投創業者提供“超預期”的幫助,既花費了他們大量時間,也令他們格外珍惜自己的選擇,有人會介紹一些即將上新三板或者創業板的公司,承諾一年後價錢就能翻多少倍,但紅杉合夥人們很清楚:他們願意去把有限的時間交給更能幫助到的企業。

相比外界所說的“狼性”,沈南鵬面對他所選擇的創業者體現出的負責與聆聽態度令人欽佩,在與創業者交流的一個小時裡,他要求紅杉的投資人們儘可能地不接打電話,不看微信。他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儘管沒有事先說明,一個半小時的採訪中,沈南鵬沒有拿起過手機。等到採訪和拍照的空隙,他又馬上打開手機,忙碌起來。

很多創業公司抱怨紅杉中國沒能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講清楚自己的創業計劃,甚至連見一面都來不及。沈南鵬也非常遺憾,紅杉合夥人們只能做到把每週一的時間留給幾位“幸運”的來訪創業者。

這些都讓紅杉中國不同於中國資本市場上喜歡短期逐利、坐莊炒股的基金,不把股票波動當做賺差價的良機。在這個機會多、陷阱也多的新興市場,堅守常識的路上,避開噪音比開闢新領域難得多。

10年中,也有投資人反覆邀請紅杉中國去投礦業、房地產業等行業,但他們抵住了誘惑,在市場很多人賺快錢時,紅杉中國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自己深入研究有獨特見解的行業中。

由點及面,先專注做好一件事再慢慢上下游延伸形成系統在攜程時,沈南鵬還學會了將業務向旅遊業的上下游延伸。

攜程團隊發現,攜程的顧客在訂旅館時找不到乾淨舒適又價廉的商務酒店,中國經濟型酒店太少,而美國經濟型酒店有6萬家,佔到酒店總數的88%。於是,他們又創辦瞭如家快捷連鎖酒店,面向中低端商業人士,保證舒適和衛生,但取消了傳統酒店中諸如豪華大堂、浴缸等華而不實的設施,定價一般在120—300元之間。

只用了5年時間,如家就成為同類市場第一名。2006年,即攜程上市3年後,如家再度登陸納斯達克。今天,並不享有太多媒體曝光的攜程市值近150億美元,事實上是BAT和京東後的中國第五大互聯網公司。

一位基金同行對《人物》記者說,紅杉對於項目的參與和行業的判斷往往很早,被投企業的協同效應也很強。“沈南鵬在談判方面非常有技巧,他給公司很多建議,談“投資”時都非常有優勢。”

以O2O為例,紅杉中國投資的不僅僅是美團、大眾點評這種連接商家和客戶的公司,它們投資了整條O2O產業鏈,包括採購、物流、數據等等公司。這些公司犬牙交錯,接連成壁。“你如果非常瞭解本地服務,這個知識和洞察力本身就是一個寶貴的資產。”沈南鵬說。

所投行業之間的犬牙交錯也讓沈南鵬通過投資令它們以後形成了一個相互協同的“體系”,這種投資策略具有非常強大的遞增能力,在互聯網行業深耕越久,紅杉中國品牌優勢越明顯。現在,許多基金會跟隨紅杉中國的投資方向和項目。有的投資項目被紅杉中國獲得,其他小的投資機構不怒反喜:紅杉中國出手證明了自己的眼光,讓創業者給自己留幾個點跟投就行。

儘管紅杉中國取得相當的影響力與話語權,但在沈南鵬眼中,自己的初心卻很簡單,那就是堅持價值投資,專注做一件事,就像當年創業攜程,其實只是專注做好了一件事:用互聯網改造中國的旅遊服務業,相信“only sky is the limit”。

憑著優秀的品牌,沈南鵬避免了很多基金合夥人承受的短期業績壓力,紅杉中國的期限是所有基金中最長的。

一般基金合夥人需要在較短的規定年限裡完成收益率,就不得不從事抄底、賺差價這種短期資本套利。但沈南鵬就可以從容地執行長線戰略,他稱之為“unfair advantage”(不公平優勢)。在美國,紅杉已經擁有40多年曆史,投過蘋果、甲骨文、思科、雅虎、谷歌等世界一流企業。紅杉中國美元基金的第一批有限合作人來自美國,這些投資人因為信任紅杉的品牌,也相信紅杉中國的團隊能力。

業內將沈南鵬的投資風格歸納為“快準狠”,“準”是指他在早期能投到領域內的未來領導企業。

2007年後,紅杉在TMT中逐個選中了電商、娛樂、O2O和互聯網金融這些領域,完成近200次投資。以電商為例,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美麗說、蜜芽、樂蜂網等等知名電商,紅杉全部參與投資。

採訪裡,沈南鵬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enduring company(持續成長的公司)。作為一名價值投資者,沈南鵬關注企業的長期價值和持續的成長。

在採訪前一天,沈南鵬和同事聊了一家已經投資企業的近況,他們沒有幾句話提到這個企業何時上市,怎麼資本運作。討論的內容聚焦在幾年後這家企業國際化拓展如何,收入會佔到多少比例,它的產品跟競爭對手相比,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中國的市場天花板還有多少,產品定價和毛利率是否有壓力。

在電話裡,王興對《人物》記者說,儘管紅杉是唯一一家從美團A到D輪就一直投資的基金,但沈南鵬從來沒有催過他上市或者融資。

讓更多人改變觀念,渴望投身創業說起明年期望,沈南鵬仍保持敬畏:他期盼能少犯點錯。紅杉中國每年都會反思今年犯了哪些錯誤,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10年。紅杉美國合夥人曾將40年的投資經歷總結在一頁紙上,寫著39個犯過的錯誤。

但沈南鵬也足夠幸運,紅杉和其他所有創投的成功,都離不開中國經濟,尤其是新經濟和互聯網帶來的發展紅利。

這10年,整個創業投資的生態圈已經建立起來,15年前還沒有天使投資人,只有少數基金參與互聯網投資。現在,從種子輪到上市,都有相應的資本能支持。過去6個月IPO停止,但好的創業公司仍然能獲得融資持續發展。

比錢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1999年創立攜程時,沈南鵬去邀請旅遊業大公司的高管加入。當時還處於互聯網泡沫的高峰,還有不少懷疑者, 他們甚至反問:互聯網能夠持續多久啊?

現在,從大公司高管跳槽創業已不會再讓人驚訝,挑戰、創新、樂趣,取代穩定、光鮮、安逸成為更多年輕人的擇業標準。”

今天,中國的主要大城市,我們看到的是跟硅谷一樣的一種職業導向,每個人都是在想,我下一步應該參加到一個熱愛的創新事業中去。”沈南鵬說。

2016年願望每年我們都會做一個反思總結,不是說這一年當中又完成了幾個IPO(上市),而是今年投錯了哪幾個項目,反思一下今年犯了哪些錯誤。我們從10年以前就這麼做,今年也會。我對2016年沒有抱一個宏大的設想。能夠期盼的就是我們在新的一年,犯更少的錯誤。比如幾年以前, 碰到不熟悉的行業,我們也曾經想,這個公司看來不錯,可以很快上市,賺取一二級市場差價,還是投一下吧。克服人性弱點,抵制誘惑,堅持我們的投資理念,是一路走來的領悟。

拍攝現場

拿起去年的《人物》雜誌年度面孔特刊,沈南鵬第一眼認出了藝術家蔡國強。在他的辦公室掛著芒克和王琪博的油畫,他很欣喜自己的藝術品位為人發覺。他的辦公桌上擺著的書是《蔣勳說宋詞》和《藝術的故事》,聽說今年劉慈欣同樣入選年度人物,他顯得很高興:你們約到了他!互聯網圈都在讀他的書

近40%

據此前公開報道的交易推斷,“紅杉中國”2007年的二期基金為投資人帶來高達近40%年化淨收益率,2010年的三期基金的年化淨收益率也將近40%。今年,美團與大眾點評,58同城與趕集,攜程與去哪兒三次重大合併,以及360、博納、如家酒店等美股中概股私有化背後,都看得到沈南鵬和紅杉中國的身影,一個個新的行業巨頭已隱約可見。

說一件2015年讓你比較滿意的事?

中國企業走出去,和海外企業走進來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去年投資了LinkedIn中國,發展非常好。我們一直在嘗試做出一個模式,海外的優秀企業到中國,通過跟當地最優秀的團隊合作合資,走出一條海外優秀產品植入中國的新商業模式。

另外一個事情,我今年是亞布力的輪值主席,剛剛卸職。亞布力企業家訪問團今年第二次去美國訪問,60多位理事當中去了將近20多位,我們去了硅谷、洛杉磯、紐約, 進行了深度的交流和研討。在硅谷,每十家成長起來的優秀的企業當中,可能五到六家是紅杉投資的。我們不是Facebook,不是谷歌,但是紅杉可能會扮演一個甚至比他們更加重要的角色,能夠讓代表了美國或者全世界最新科技的硅谷能夠更好地連接中國的企業家們,所以這也是我今年感覺做的特別讓人滿意的事情。

年度投資人 沈南鵬——領導者

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攜程與去哪兒合併,360私有化回國上市…………沈南鵬和其背後的“紅杉資本”縱聯偉大的共贏網絡,領導它們邁向共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