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如今卻被教科書“除名”,原因到底為何?

引言

精忠報國,出自《宋史·岳飛傳》。《宋史》中是這樣記載的:“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孟子曾經《孟子·滕文公下》談過為人之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詩仙李白也曾經在《夢遊天姥吟留別》寫下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便是中華兒女的骨氣,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如今卻被教科書“除名”,原因到底為何?

▲岳飛劇照

01

而在歷史上,有一個人也可稱得上中華之脊樑的代表性人物,他就是岳飛。關於岳飛與岳母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但是現在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近幾年,部分教科書竟然將岳飛移出了“民族英雄”的行列?很多人不能理解這是為什麼。要解開這一謎題,需要從岳飛的生平說起。

岳飛出生於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在河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中長大。關於名人出生,史書上必定會記載異象。岳飛出生時的場景也有類似記載:據說岳飛出生的那一天,天降異象——有一隻大鳥盤旋在岳飛家的上空,久久不肯離去,岳飛的父母看到這一現象非常的高興,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福氣的象徵,所以剛出生的岳飛就因此得名,小名鵬舉。

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如今卻被教科書“除名”,原因到底為何?

▲岳飛畫像

岳飛從小不善言辭,但在武學上卻天賦異稟——他生得一身天生神力,成年人都無法搬動的大石頭,小小的岳飛卻能輕而易舉地搬動。岳飛雖然沉默寡言,但性格卻十分剛直,他心懷大義,生平最見不得的事情就是藏汙納垢之事,這個性格也使得他日後與秦檜的交鋒中,吃了大虧。

02

自知自己天賦難得,岳飛便主動開始鍛鍊。因此,在別的小孩還在無憂無慮上學堂時,岳飛便已識清自己未來方向,開始了他的習武生涯。後來,岳飛還有幸拜了著名的武林高手周同為師,有了老師的指點之後,岳飛進步神速,而岳飛的天賦異稟和謙虛好學,讓周同大為賞識,遂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然而不幸的是,岳飛還沒有學習多久,老師便因病離世。岳飛生性感恩,每當到了老師忌日,他必當親自前往祭拜,多年依舊不變。

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如今卻被教科書“除名”,原因到底為何?

▲岳飛戰場戎裝劇照

宣和4年(公元1122年),宋金之戰拉開序幕。一心想要報效祖國的岳飛,毅然踏上了從軍之路。果然,憑藉著高超武藝,岳飛在軍中表現十分突出。因為他不僅個人武藝高強,而且大膽心細,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賞識,一路加官進爵、平步青雲。

於是,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宋金大戰迫在眉睫。國難當頭,岳飛滿心想要前線參戰,但又顧念家中老母無人照顧。

而岳母得知了兒子的想法之後,不僅沒有勸阻岳飛參戰,反而還鼓勵岳飛為國效力。為此,岳母親自在岳飛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這4個字。

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如今卻被教科書“除名”,原因到底為何?

▲岳母刺字繪畫

03

與金作戰的過程中,岳飛大展所長,將武藝和作戰天賦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因為他治軍嚴明,指揮得當,一路上將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宋軍則高歌猛進,戰績斐然。

轉眼便來到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岳飛直接一路做到了將軍之位,統帥整個抗金大軍。

可惜的是岳飛生不逢時,他的一腔報國熱血終究擋不住昏庸無能的帝王和姦臣秦檜的陷害。最後在紹興十一年(公元1142年),於風波亭以莫須有之罪被誅殺。但歷史往往是最公平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岳飛案真相大白,岳飛以及他精忠報國的事蹟被廣為傳頌。

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如今卻被教科書“除名”,原因到底為何?

▲岳飛墓照片

但是,近年來關於岳飛,卻有個被人們爭議的事情,那就是民族英雄岳飛被移出了教科書,這一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岳飛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將其移出民族英雄的行列,難道說他不是英雄嗎?其實不是的,之所以會將岳飛移出民族英雄這個行列,是因為當時的岳飛對抗的金,是少數民族。因此專家指出,如今考慮到國家安定、民族團結等因素,再將岳飛列入民族英雄的行列顯然是不合適的。

結語

其實不管岳飛是否被稱作民族英雄,我們都不會遺忘他。因為岳飛的愛國情懷以及他的錚錚烈骨,都是值得我們敬仰的存在。而他的故事則將會繼續在炎黃子孫後代中一代代流傳下去,將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和膜拜。

參考文獻:

《宋史·岳飛傳》

《孟子·滕文公下》

《夢遊天姥吟留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