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好奇君有位朋友,

號稱一晚能刷完一季劇。


直到有一次,他在辦公室看劇,大家才恍然大悟: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首集、大結局正常看,中間一律倍速+快進+百度劇情。


問他為什麼這麼看劇?


回答是:大家茶餘飯後時,自己不能沒有話語權!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倍速播放最初並不是為看劇量身訂製,更多是用於視頻課件學習,尤其是複習已學過的知識點時,倍速播放能夠很好地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從2015年開始,國內的視頻平臺借鑑了Youtube等國外視頻網站的經驗,引入了倍速播放的功能,貼心的推出了從0.5X、1.0X、1.25X、1.5X、2.0X各種倍數的播放體驗。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甚至有為粉絲群定製的“只看Ta”。


二次元文化集中地B站,更是湧現了不少利用倍速功能製作“鬼畜”效果的視頻UP主,

“配合2倍速播放食用效果更佳”一度成為破圈的流行語。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但一提到“倍速看劇”,往往就會分成兩個陣營。


一個陣營是“對對對,倍速的臺詞都流利了!節奏一起來,有種智商都上線了的feeling"。


另一個陣營則是"這麼看劇,對內容創作者太不尊重了,現在年輕人太沒有耐心"。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好奇君覺得,二種說法都片面了。


選擇哪種方式看劇是個人的選擇,

一定要說“正常看”就比“倍速看”更尊重創作者,這就有點拿大帽子砸人了


01


“看劇”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


先把“道德情感得到昇華”這種高級追求放一邊,畢竟想依靠一兩部劇就能把你們教育好,那是想瞎了心


大家看劇的底層需求無非是:一娛樂,二獲得信息。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娛樂簡單:“看劇”讓你爽了、高興了。


那獲得信息又為了什麼呢?


第一知識積累,增長閱歷;第二賺取社交貨幣。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社交貨幣就是社會個體在獲取群體認同感與聯繫感之前,對於知識儲備的消耗。通俗說,就是談資


比如發財是80、90年代人的談資,各位準老闆們通過大談商業模式和遠大前景,找到了社會認同和歸屬感。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英雄聯盟也是一種談資,大學室友們通過LOL,產生的“四海皆兄弟,以後一起玩”的感覺。


群體的歸屬感和與他人的緊密聯繫感,就是你的社交貨幣所購買來的產品,屬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三級: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在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有話語權,表達自己,並快速找到與自己有共同需求或愛好的人,從而形成一個又一個小圈子。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如果你和他們沒有共同話語,沒有屬於這個圈子的社交貨幣,那麼很抱歉,請你退圈


02


既然“倍速看劇”是積累社交貨幣的過程,也可以稱為另類“賺錢”,那我們不妨就用商業思維來討論這個問題。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問個問題,你希望怎麼賺錢?


當然是事少錢多,來得快!


所以從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看,如果一部劇用倍速看和正常看並沒有不同,那一幀幀看豈不是浪費時間


單位時間內產生更大的收益,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一對俊男靚女正情意綿綿地互吐心聲,你儂我儂地糾纏不清……對不起,屏幕這邊的直男們早已耐不住性子,直接按下“倍速1.5”,鏡頭切換加快,演員像木偶,臺詞說得像機器人,但這並沒影響直男理解劇情。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一句話證明你有多閒?看劇居然不用倍速!”


這雖然是段子,但也從側面說明目前劇集的內容注水、劇情拖沓。


現在的電視劇40集居然算少的,50、60集常見,90集不是夢,20、30集只能算是個微型劇。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但集數多少從來不是高品質的必要條件。86版《西遊記》才25集、87版《紅樓夢》36集,豆瓣評分9.0的《白夜追兇》,也不過32集。


很多所謂的熱劇並不需要那麼多集才能講完故事,只是參與的各方出於盈利考慮把集數抻多、讓編劇加一些無關緊要的過場戲,讓敘事節奏慢下來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在播出時,增加前情回顧、中插廣告、拉長片尾,以縮減單集實際時長、增加總集數。


電視劇是以集數為單位定價出售的,演員以集數為單位計算片酬,集數的增加意味著插播更多的廣告,讓資方、演員、平臺皆大歡喜,除了觀眾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8年全年全國生產完成劇目共254部10646集,就算只看其中10%的熱門劇,1000集左右,一集40分鐘,大約40000分鐘。每天看8小時劇,要看完這1000集,需要83天。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你別忘了還有一塊大頭——綜藝,2018年全國的電視綜藝產量為44萬小時,好奇君已經不想再算了,只有一句話——年輕人真沒時間看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個人時間被擠壓得越來越碎片化,但是熱門劇集和綜藝是年輕人的共同話題,

要想融入群體,咱就不能尬聊,所以通過倍速瞭解某部劇的大概內容成了一種剛需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這也和國內某媒體對18-40歲的職場人群調查數據相一致,將近七成(67.38%)會在觀看視頻節目時,使用倍速播放的功能。

其中,快速播放(1.25倍、1.5倍、2倍)和正常速度播放是使用頻次最多的兩項,其次是“只看TA”,而慢速播放(0.5倍、0.75倍)使用最少。


03


事實上,“對內容創作者不尊重”和“年輕人已失去耐心”,是近年來網上批評“倍速播放”的主要論調。


不過,在好奇君看來,這樣的批評站不住腳: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創作者足夠尊重觀眾的話,應該拍出讓觀眾捨不得用倍速播放觀看的高水平作品,而不是倒過來詰問觀眾。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綜藝節目的同質化和套路式煽情,都市劇一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尷尬,懸疑劇的不講邏輯,抗日神劇的異想天開,這都是讓人倍速看的硬傷。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看劇這種事,也分菜市場批發和奢侈品的高定。


你拿上來的是“精品”,觀眾當然不會倍速。


兩倍速看劇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既然端上來的是“注水豬肉”,憑什麼讓我用吃法式大餐的心情膜拜,你是不是傻!


作者|鄭 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