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權威解讀來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通訊員 馬彥君 周媛媛 徐可

廣東統計局21日發佈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1季度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22518.67億元,同比下降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76.60億元,同比下降0.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978.07億元,同比下降14.1%;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3664.00億元,同比下降1.5%。

保障“米袋子”“菜籃子”
先進製造業快速增長

從生產方面看,一季度,廣東農業生產基本平穩,農產品供應有保障。

其中,廣東完成農業(種植業)產值同比增長6.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疫情期間,大力保障“米袋子”“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生產與供應,一季度,園林水果、蔬菜、禽肉、禽蛋產量分別增長8.6%、4.7%、12.1%和6.5%。

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生豬存欄1389.27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4.2%,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148.64萬頭,增長13.5%。

廣東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權威解讀來了

資料圖/羊城晚報記者 周巍

工業領域,一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1%,降幅比1-2月收窄8.1個百分點;其中,3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大幅增長135.1%。

一季度,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三大支柱產業降幅比1-2月分別收窄7.6個、14.2個和2.7個百分點。

高技術製造業和先進製造業增加值降幅分別小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個、1.1個百分點。3月當月,通信終端設備製造、光學儀器製造以及航空、航天相關設備製造分別增長23.8%、22.2%和18.9%。先進製造業降幅低於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3D打印設備、服務器、工業機器人的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4.7%、83.7%、40.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

從需求領域來看,一季度,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83萬億元,同比下降19.0%。從消費形態來看,全省商品零售同比下降15.8%,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6%。

受疫情影響,消費需求有所抑制,但線上交易非常活躍,一季度,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同比增長19.1%,增幅比1-2月提高1.1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7%,比1-2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

投資活動降幅同樣在收窄。一季度,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5.3%,降幅比1-2月收窄6.1個百分點。從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的投資降幅分別比1-2月收窄25.8個、3.5個和6.6個百分點。

此外,一季度,廣東貨物進出口總額1.37萬億元,同比下降11.8%,降幅比1-2月收窄3.4個百分點。3月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降幅比2月份收窄17.9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從民生數據來看,一季度,廣東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8%,漲幅比1-2月回落0.4個百分點。3月份CPI環比下降1.8%,其中豬肉價格下跌8.2%。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與上年同期持平;3月份環比下降0.7%,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9%。

3月末,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9.7%、17.7%和17.4%。一季度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2.31%,同比上升0.08個百分點。水利管理業、商務服務業、物業管理等行業就業人員(可比口徑)分別同比增長19.7%、6.8%和3.1%,對穩定就業發揮了支撐作用。

據調查顯示,3月份就業者主要工作周平均時長為44.2小時,較2月增加5.8個小時,超過正常工作時長(按5天工作日,每天8小時計算)4.2個小時。(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權威解讀:

廣東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就相關熱點,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作了權威解讀。楊新洪表示,一季度廣東經濟負增長是由於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疫情沒有也不會改變廣東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一季度,廣東各地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並在應對疫情催生推動了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羊城晚報:怎麼看待2020年一季度廣東經濟增速出現1992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季度核算以來首個負增長?

楊新洪:一季度廣東經濟負增長是由於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並非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不具有歷史可比性。生命無價,經濟短期承壓這個代價是必須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從縱向維度看,1989年以來廣東經濟總量連續31年居全國首位,2019年成為全國首個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同時也是第一製造業大省,經濟實力較為雄厚,強大的國內市場正在有力地發揮託底作用,一季度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國的10.6%,工業品內銷佔總產值的74.7%。從橫向維度看,一季度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降幅小於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這個結果來之不易。

羊城晚報:從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廣東經濟在疫情衝擊下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楊新洪:廣東經濟呈現三大特點。一是經濟發展的“韌”,經濟生產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二是經濟發展的“變”,轉型升級為戰疫提供強大底氣;三是經濟發展的“機”,經濟新動能蓬勃生長。

具體來看,雖然一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和上年同期相比明顯下滑,但經濟運行逐步向常態恢復,部分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如果我們從3月份的數據觀察,這種積極因素和向好的勢頭體現得更加明顯。主要經濟指標的回升,充分顯現了廣東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二季度全省經濟有望逐步回升。

面對疫情的衝擊,經濟發展發生變化,而在變化的過程中也蘊藏著新的機會和新的機遇。廣東新經濟和新業態正在快速發展,一季度,廣東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6.1%,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別提高1.0個和0.8個百分點。

疫情還促使數字經濟、在線消費、無人配送等新模式新業態快速發展,大健康產業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顯示出強大的潛力,這些新領域、新業態將為廣東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周煒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