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病毒精準檢測,取哪些樣品最佳?

關注本頭條,掌農牧動態!

非洲豬瘟檢測是防控非瘟的重要環節,今天和大家分享曲向陽博士“曲博士豬群健康管理”發佈的“非洲豬瘟病毒的精準檢測,哪些樣品最佳?”一文,具體探討,以下是正文:

今天我們來談談非洲豬瘟的實驗室精準診斷問題。

精準、快速的診斷是非洲豬瘟防控的基礎性要素,也是阻斷ASFV廣泛性汙染的前置性要素。

那非洲豬瘟的精確診斷依靠什麼?

1)臨床表現:採食量下降、體溫升高、突然死亡、便血、流產等。

2)實驗室qPCR診斷。

抗體出現的晚,不適合於緊急處置情況下的診斷。

那麼什麼影響了實驗室診斷的結果呢?

1)樣品品類的選擇;2)樣品的保護與運輸;3)樣品的處理與核算提取;4)qPCR的儀器與試劑盒品質等。5)操作人員操作的規範性。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今天先談談樣品品類的選擇:

常見的樣品是血液、組織、唾液、鼻液、肛門拭子等。

選擇什麼類型的樣品,與病毒感染後的動力學有關。

理論結合實踐,先看看國際學者們做了哪些研究性工作。很多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還是有很多的臨床指導意義的。

一、感染後,病毒在各部位的含量如何呢?

曲博士:血液與組織中的含量相當,含量最高,大約是107-8,是口鼻液與肛門拭子的1000-10000倍。

非瘟病毒精準檢測,取哪些樣品最佳?

非瘟病毒精準檢測,取哪些樣品最佳?

好的qPCR診斷系統,可以檢測到單拷貝級別。Lamp方法可以到100個copy級,對於血液樣品,這個LAMP簡易方法也是足夠的。

非瘟病毒精準檢測,取哪些樣品最佳?

所以血液是很好的樣品,但採集相對困難,可以用尾根血代替頸部採血。相對採集容易,也不會造成採血過程中的病毒汙染問題。

樣品採集後,最好馬上放入核酸保護液中,並進行病毒的滅活。

二、病毒感染後,在血液、鼻液、肛門拭子出現病毒血症的時間順序是怎樣的呢?

曲博士:這個問題非常有趣。因為病毒血症最先出現陽性部位與病毒感染途徑有關。

非瘟病毒精準檢測,取哪些樣品最佳?

若是通過注射的途徑感染,最先在血液中轉為病毒血症陽性(見上圖),其次是肛門,最後是口腔。

非瘟病毒精準檢測,取哪些樣品最佳?

若是通過自然接觸的方式感染,最早在鼻液、唾液中病毒血症陽性,其次是肛門拭子,最後在血液中(見上圖)。

上述時間差大約1-3天。但提早1-3天的排毒期是非常重要的。

但臨床中,絕大部分的案例,非洲豬瘟的感染途徑是通過自然接觸性傳播(同欄內,或跨欄的)。故最先在鼻液或唾液中出現病毒陽性。但病毒在這兩個部位的含量較低,有時檢測不到。對於弱毒株感染,檢出的比例就更低了,就需要組合不同的部門的樣品進行相互驗證式的檢測了。

臨床中,若對檢測結果懷疑時,可以同時採集肛門拭子與尾根血,通過兩種不同的樣品來相互驗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臨床症狀觀察很重要,也是病豬識別的重要手段。不建議檢測過度。

總之,窗口期的時間非常寶貴。早發現、早干預,效果會更好。

有問題,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依照政策辦。

關注本頭條,掌農牧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