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中國白宮100%買單?美企捨得走嗎?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鄒松霖 | 北京報道

這幾日,網絡上一則“大新聞”廣為流傳:白宮官員提議,美國公司全部撤離中國,美國政府將100%承擔“搬家費”。

撤离中国白宫100%买单?美企舍得走吗?

和訊網相關報道微博截圖

但這實際上是一則因語言不精、翻譯差錯而被誤讀出的“大新聞”。

誤讀

新聞來自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羅(Larry Kudlow)在Fox商業頻道的一檔節目中,被一位觀眾提問“如何減少美國製造業對中國依賴”時,做出的回答:“I would say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across the board. Plant, equip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uctures, renovations -- in other words, if we had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we would literally pay the moving costs of American companies from China back to the U.S.”

這句話被一些媒體解釋為,美國政府願意為企業支出100%的直接費用,包括廠房、設備、知識產權、搭建、翻新在內,這樣就“等於政府為企業迴流美國埋單”。

其實不然。這裡有兩處需要注意。由三位服務過數百位政府首腦和商界領袖的國際會議同傳創辦的著名英語學習平臺“獨到英語”就在其微信公號中進行了糾正。

首先,此處用作動詞的expense並非“支出、費用”之意,而是財務上的專業術語,“費用化”,即企業可以在財務上對這筆金額進行稅前列支,也就是讓企業少繳稅。而immediate一詞也不表示“直接的”之意,而是財務上“當期”的概念,即“當前會計年度”。

因此,對庫德羅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是,美國政府允許企業,將從中國遷回美國所發生的所有成本,在當年進行100%的“費用化處理”。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與為企業減稅降負相比,政府掏腰包替企業報銷全部成本,可能是美國政府無法承受之重。

其二,庫德羅這句話前後使用的都是虛擬語氣,也就是說,即便對於減稅紅包,美國政府也還只是想想。庫德羅必定知道,在美國政黨政治體制下,想辦成一件事有多麼難,他也僅僅只能在媒體面前抒發抒發心中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翻譯的差錯必須糾正,但庫德羅的回答清晰反應出,美國政府鼓勵製造業企業迴流美國的決心和不惜成本。

而在美國“減稅降負”的同時,一些國家產業政策也做出調整。例如,近期,日本政府也啟動“召回”部分日本企業的計劃。

雖然日本相關政策調整與其疫情醫療防控和其貿易立場有關,但一時間,似乎出現了全球產業鏈正在“去中國化”的猜測。

在此次疫情中,多國產業鏈受影響,不少國家出現了特定商品的短缺現象,為世界各國敲響警鐘,各國希望對產業鏈政策做出一定調整,著手構建更獨立、完整、安全的國內產業鏈,以及簡化全球產業鏈。這種觀點本身無可厚非,也並非針對中國。

當尋求國家產業安全的合理訴求被轉換概念成刻意誇大的產業鏈“去中國化”,這其間似乎能嗅到一些國家對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濃烈的酸檸檬味道。

“最聰明”的人怎麼選

實際上,全球產業鏈很難由少數國家政府主觀人為擺佈。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家與公司等市場主體才是“最聰明”的人,全球產業鏈從中國撤走,可能性大不大?最好還是聽聽來自企業家和市場機構“最聰明”的聲音怎麼說。

首先,全球產業鏈短期內不會,也無法和中國脫鉤。

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身處企業一線,具有豐富海外建廠、全球經營經驗的,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想要在疫後短期內形成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有各的難處。

對於歐美髮達國家,在過去幾十年中,其一直實行去工業的政策,大力發展虛擬經濟,現在,這些國家的工業化已經被去的差不多了,很多產業已經斷代,要重新恢復並形成獨立的產業鏈體系,有很大的難度。他們缺乏從產業投資人、老闆到勞動力、管理人員,再到資金等等要素。比如,歐美日韓的年輕人更原意從事金融、房地產等行業,製造業缺乏年輕的工人。在歐美,最便宜的是電、天然氣等能源資源,最貴的就是勞工成本,其成本也高於中國。此外,工會制度的存在,勞資雙方的緊張阻礙了美國、歐洲製造業發展,這一難題很難處理。

而對於搬去其他發展中國家,如東南亞國家,則面臨著,這些國家就像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一樣,基礎設施很差,面臨如交通物流不暢,水電的供應不穩定等問題。

說白了,短期內,在全球都找不到比中國更好的具備成熟產業鏈能力的經濟實體。

第二,全球產業鏈的恢復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各國自顧不暇時,無力從中國撤離工廠。

從長遠看,經過這次疫情,全球產業鏈經歷斷裂、重建、恢復,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會在短期內完成,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觀點就認為,搬遷意味著新投資,但全球衰退陰霾下,無人願意投資。跨國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現金、減少投資,而非新資本開支。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國以外投資設新廠,或者在其本國加大自動化投入,這些意向當前紛紛被延期。

因此,摩根士丹利認為,這次疫情危機恰恰會放慢發達國家製造業產業鏈搬離中國的進程,而非加快。

其三,坐擁全球最大單一消費市場,中國對全球企業都深具吸引力。

以指向性頭部科技公司為例,就在4月13日,特斯拉中國的運營主體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再次新增其經營範圍許可項目: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機械設備租賃,非居住房地產租賃,汽車租賃(不含駕駛人員)等。同時,特斯拉中國正式遷入上海自貿區。

馬斯克和特斯拉的選擇都是深耕中國。

畢竟,“馬斯克們”看好的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具備聯合國工業分類所有門類、220類行業產量居世界第一,內需市場潛力遠未開發完成,熟練工人和工程師儲備局全球最多的國家……

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紅繩,將全球企業、製造業,與中國緊緊綁定在一起,互相成就,攜手發展。

何況,中國的市場環境與政策自身也在進化之中。近年來,中國已經實實在在地落地了諸多營商環境領域、財政稅收領域、對外開放領域的改革。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連續三年,從此前78位躍至46位,再到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這是最好例證。

不必諱言,近年來,隨著國際逆全球化思潮漸起,確實存在部分外資企業工廠轉移出中國的現象,這也確實對中國造成了部分就業、經濟增長等方面的損失。但更多的如特斯拉一樣的現代科技企業、產業,也正繼續積極謀求進入中國、紮根中國。

企業出於理性的自由流動,這種轉移不能夠、也不應當被解讀為“去中國化”。

誤譯和誤解難以避免,國外政府和業界在接收與理解上升期的中國所釋放的友誼信號時,或許同樣需要一個不斷深入認知、擁抱的過程。

好消息是,在這個貿易打造的世界中,還有另一種通用語言——科技創新與商業合作,這才是最好的國際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