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2019年12月20日,在國家博物館,

萬千人最鍾愛的《紅樓夢》文化展,

開展了!

展期將持續三個月,眾多《紅樓夢》迷們,

可以一飽眼福了!


《紅樓夢》成書於乾隆年間,

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性鉅著。

融匯貫通了"詩三百"以來的中華文化的精髓;

融通俗文藝與典雅文學於一體。

詩詞歌賦,人文歷史一應俱全。

創造性的構築起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藝術宮殿。

此書以其變幻莫測的無窮魅力,

成為曠古爍今的中華文化集大成之作。

矗立起難以逾越的中國文學高峰!

梁啟超曾言:

以言夫小說,《紅樓夢》隻立千古,

餘皆無足齒數!

這次展覽,也以梁先生之言命名——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文華大觀牌樓

展廳入口,以中國傳統紅、黃、藍為基調的《文華大觀》的牌樓。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程乙本《紅樓夢》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鶚與程偉元整理後,

用活字印刷術排印的120回《紅樓夢》。

高鶚對自己參與編輯、整理、出版《紅樓夢》的功勞很自負,

作《重訂紅樓夢小說既竣題》詩云:

"悟得光明自在禪。"

程高本《紅樓夢》出版後,

高鶚迎來了人生高峰。

乾隆六十年(1795),中乙卯恩科進士,

殿試三甲第一名,授內閣中書。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唐)王摩詰詩集


同時展出的還有《山海經》、《詩經》、

《史記》、《文心雕龍》等古籍。

《紅樓夢》小說中,黛玉教香菱學詩時,

曾讓香菱把《王摩詰全集》裡的五言律,

讀一百首,以作入門。

應該說的就是這本了吧?


《紅樓夢》產生於封建社會,

最後一個鼎盛時期——"康乾盛世"。

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

都體現出從繁榮到衰敗的逐漸演變的特徵。

而此書的作者曹雪芹,

也經歷了從鐘鳴鼎食之家,

到被抄家後的人口離散,門戶凋零。

終至"茅椽蓬牖、瓦灶繩床",

每日劃粥而食的艱難困窘的生活境地。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曹雪芹書房


展館現場,按1:1比例還原的曹雪芹的書房。

牆壁上,是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

西山曹雪芹故居題壁詩複製品。

"題壁詩"中有一副對聯:

"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有,

疏親慢友因財絕義世間多"。

香山附近居住的老人曾傳說,

這副對聯是曹雪芹好友鄂比送給他的。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曹雪芹木板像

有著家族盛衰刻骨銘心體會的曹雪芹,

經過"披閱十載,增刪五次",

以"詩家筆法史家言",

創作出史詩性鉅著《紅樓夢》。

《紅樓夢》涉獵之廣前所未有:

從社會百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家族興衰;

到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恩怨情仇;

從山水園林、建築工藝,

到戲曲音樂、書法繪畫等等。

舉凡社會生活領域,

均有不同程度描述。

魯迅曾評:

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

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就像"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紅樓夢》在每一個人眼裡都有著不一樣的魅力!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電子演示屏《紅樓夢》人物--黛玉

展廳裡,有一個電子屏。

點擊選擇,可以顯示《紅樓夢》主要人物,

以及歷代不同大家對該人物的畫像!

不過可惜的是,

黛玉和寶釵,都是用的同一個判詞!

我個人則更喜歡,

書中黛玉寫的《問菊》詩中的幾句: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

鴻歸蛩病可相思?"

這幾句詩,

感覺更符合黛玉高潔性情。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改琦款《紅樓夢》圖冊——妙玉

改琦,(1773-1728),

別號玉壺山人、玉壺仙叟等,

於曹雪芹逝世後10年出生。

彼時,《紅樓夢》已廣為流傳,大受歡迎。

作為名畫師的改琦,

對《紅樓夢》故事情有獨鍾。

於1816年,繪製木刻畫《紅樓夢圖詠》,

成為《紅樓夢》版畫插圖代表性作品。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象牙詩酒令

酒令,是古人宴會中,助酒興的一種遊戲。

推一人為令官,

違令或依令該飲的都要飲酒。

《紅樓夢》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裡邊提到的牙牌,

想是就是這種象牙令牌吧。


在賈府宴席行酒令時,

各個文采斐然,滿腹詩書。

然印象最深的,

反而是來賈府打秋風的鄉下老太太——劉姥姥!

她的"大火燒了毛毛蟲"、

"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等金句,

記憶尤深!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曹氏風箏

據傳,曹雪芹後期生活困窘,

曾經靠製作風箏售賣,維持生計。

曹雪芹在《廢藝齋集稿》第二卷,

《南鷂北鳶考工志》中,

將南方軟翅風箏和北方硬翅風箏相結合,

創制了"擬人化"的"沙燕"風箏。

繪成圖譜,

並編成通俗易懂的風箏畫訣和扎糊訣。

講解風箏"扎、糊、繪、放"四藝,

方便普通人學習。

中國風箏協會原副會長孔祥澤,

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究與實踐,

根據曹雪芹創制的風箏圖譜,

將"曹氏風箏"複製為實物。

經過孔家三代傳承,

在風箏界逐漸形成"曹氏風箏"流派。

其製作工藝,

2011年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金陵十二釵瓷塑

《紅樓夢》中的人物,已經被製作出各種材質的工藝品、用具。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紅樓夢》書籍長廊

由近400件套《紅樓夢》相關著作,構成的11米書牆長廊


《紅樓夢》問世後,

因其所集成的中華文化精神和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

很快被大量傳抄和刊印,

並以北京為中心向各地呈輻射狀傳播。

以至於"家傳戶誦,婦孺皆知"。

嘉慶年間,

北京有"開談不說《紅樓夢》,

讀盡詩書也枉然"之語。

各地則"家家喜聞,處處徵購"。

從《紅樓夢》誕生之日起,

各種抄本、印本,各類續書、仿作,

大量湧現。

各種版本的《紅樓夢》,

和學術研究鉅著,

可謂汗牛充棟,無以計數!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西洋歌舞劇《紅樓夢》

享譽世界的德國富克旺根現代舞團,

以2009年翻譯的《紅樓夢》,

德文全譯本為依據,

開始創作現代舞《紅樓夢》。

並於2015年5月,

在富克旺根藝術大學成功首演!

使中國古典名著,

第一次走上西方藝術舞臺。

當年11月開始全球巡演,

2016年巡演至中國。

2011年,美國舊金山歌劇院,

開始籌拍英文版歌劇《紅樓夢》。

歷經五年,耗資300多萬美元,

精縮為兩個多小時的英文舞臺劇。

2016年9月在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大獲成功!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國博邀你探尋紅樓之謎

87版《紅樓夢》電視劇劇照


87版《紅樓夢》電視劇,

在展廳出口處一直在播放。

每個演員,從道具到化妝;

從人物刻畫到琴棋書畫的培訓學習,

都一絲不苟;

每一個角色,都是精雕細琢,

讓人百看不厭!

尤其是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

已成為眾多紅迷心中的"神仙妹妹"!

多少人感嘆:

曉旭走後,天下再無林妹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