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肅北縣:“步步精心”育強牧農村“後備軍”

近年來,肅北縣探索實施牧農村後備幹部培養新路徑,通過“選苗子、育尖子、搭臺子、壓擔子”四步走,著力破解牧農村幹部選任難、培養難、紮根難等問題。

嚴把標準“選苗子”。嚴把資格條件關口,採取從務工經商成功人士中“引”、從返鄉大學畢業生、退轉軍人中“召”、從本村致富能手、產業大戶中“選”等方式發現優秀人才,通過村支部討論、村民評選、黨委考察審定,把政治上過得硬、敢擔當、能帶富、會服務、善治理的“好苗子”推選為村後備幹部。截至目前,全縣村後備幹部中,35歲及以下36人,佔比46.15%;大專及以上學歷26人,佔比33.33%;在村任職的20人,佔比25.6%。

多維培養“育尖子”。緊貼村幹部現實需求,量身制定縣、鄉鎮、村“三級培訓”計劃,通過實施“村幹部能力提升”培養工程,採取“理論+觀摩、自學+互學”等形式,開設基層黨建、法律法規、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等課程,累計開辦各類講座、培訓86期。建立後備幹部會議列席制度,定期邀請優秀離任村幹部、老黨員現身說法,講授經驗,確保後備幹部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定崗鍛鍊“搭臺子”。建立村幹部“3+1”結對幫帶機制,即鄉鎮黨委包村領導結對聯繫、村黨組織書記責任幫帶、村“兩委”幹部業務指導。安排新選任後備人選以村幹部助理身份全方位參與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徵地拆遷、糾紛調解等實際工作,使其在實踐中豐富經驗、樹立威信,不斷提高政策落實、依法辦事、統籌協調和服務管理的能力。目前,已實現234名幹部與全縣78名村後備幹部結對幫帶。

學用轉化 “壓擔子”。建全完善激勵懲戒機制,樹立績由事考、人由分評、用由功論的導向,對照《肅北縣村幹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由鄉鎮黨委對後備幹部工作實績及現實表現進行年終考核,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標準梯次排隊,為表現優秀、有發展潛力的後備幹部提供學歷教育再提升和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對錶現良好的分批次進入村“兩委”班子,表現一般的繼續在原崗位鍛鍊成長,不能勝任的淘汰出後備幹部隊伍,充分激發隊伍活力,培養出一批政治素質好、發展能力強、留得住紮下根的“永久牌”村官。(鄭磊斌 格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