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旅遊產品同質化怪圈,讓“IP賦能”成為圈粉利器

當下,中國文旅行業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產品供給由稀缺轉為過剩,遊客需求從單一化轉向個性化、多樣化和細分化,資源為王讓位於產品能力為王和IP為王,諸多現象預示著行業發展將越來越複雜化、精細化的趨勢,文旅企業紛紛開始嘗試推開詩與遠方的大門,

尋找IP賦能文旅融合的新藍海

“IP”一詞最早由騰訊提出,並很快在影視、文學圈掀起IP改編狂潮,出現了一系列現象級的改編和商業化運作。後騰訊又再次提出“新文創”理念,讓IP這一概念不再僅僅侷限於知識產權本身,而使其被賦予了品牌衍生賦能、實現跨界商業模式的更深層含義

知易行難,文旅IP打造想要真正成功絕非易事,不少文旅企業都走過彎路。起初以為有重資產的投資基礎,再加上引入科技元素和智慧元素及文化符號的輸出,就能夠打造出一個場景化的旅遊IP,可眾多文旅小鎮的“滿地傷”卻說明了問題。


打破旅遊產品同質化怪圈,讓“IP賦能”成為圈粉利器

事實上,IP的本質一直都是以輕資產為主,這一概念的提出,是為了讓業內人能夠深入挖掘品牌和符號背後潛藏的更具商業價值的力量,從而實現低成本投入下的高產出。以超級IP故宮為例,大家對其文化符號、現象級產品和傳播事件都已耳熟能詳,還有不少文旅目的地在簡單複製其做法,卻未深入去分析其成功背後的關鍵。泰久信息認為,關鍵在於跨界融合、商業化、內容可持續、創新營銷等。

2019年,作為中國文旅融合的開局之年,從故宮“上元之夜”點亮夜間經濟,到動漫、影視、遊戲IP跨界賦能,文旅企業一邊探索,一邊前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傳統旅遊業轉型初顯成效

1、大IP效應疊加,強強聯合帶動夜遊經濟迅速崛起

年初有故宮推出“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消息公佈24小時內,關於上元之夜的報道量達39.6萬條,微博轉發量過36萬,預約門票被火速“秒光”。


打破旅遊產品同質化怪圈,讓“IP賦能”成為圈粉利器

年末有“錦繡中華”以慶生為契機引入有“自貢燈會”,這場“天下第一燈”錦繡中華自貢燈會將貫穿元旦、臘八、小年、春節、元宵,歷時58天。

無論是“故宮+上元佳節”兩大傳統IP的碰撞,還是“錦繡中華主題公園+自貢燈會”兩大IP的強強聯合,瞬間擊中了消費者的心臟火爆出圈,讓更多人看到了夜間旅遊的機會。

2、IP打造“2+2”,破壁二次元,為文旅融合發展持續引流

隨著自帶二次元屬性的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和親子游市場的持續擴大,破壁二次元成為文旅融合發展,持續引流的重要途徑。而文旅企業破壁二次元採取的是“2+2”路線,即“造形象”與“造場景”並行,“原創”與“引進”同在


打破旅遊產品同質化怪圈,讓“IP賦能”成為圈粉利器

IP形象打造與場景打造並行,華僑城為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打造了“小涼帽”這一動漫形象IP作為景區代言人,不僅推出了小說、繪本、VR電影、動畫、廣播劇、童謠歌曲等系列作品,同時還進行了“小涼帽”主題酒店、主題農場、主題餐廳、國際繪本館等主題衍生空間的開發,吸引粉絲前來消費。

動漫IP來源“原創”與“引進”同在,華強方特憑藉“熊出沒”系列IP成功出圈後,長隆也推出了卡卡虎,海昌推出了“七萌團”。而歡樂谷則採取了引進IP的形式,與品質動漫“餅乾警長”牽手之後,2019更是與熱門遊戲《第5人格》攜手,打造“第五瘋人院”主題鬼屋。

3、IP“影遊”聯動,熒屏內外破壁時空,打造文旅融合沉浸式體驗世界

《甄嬛傳》帶火了橫店圓明園,《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一次帶火了橫店清明上河園,《妖貓傳》打造並帶火了襄陽唐城。影視內容IP賦能拍攝基地,拍攝地火爆之後又自成文旅IP的典範,在文旅領域裡“影遊”聯動,不僅刺穿了時間,還打通了空間。


打破旅遊產品同質化怪圈,讓“IP賦能”成為圈粉利器

2019年暑期,象山影視城在《長安十二時辰》實現劇集口碑流量兼收之後,順勢開發出《長安十二訣》故事,將唐城佈局成大型實景遊戲現場,遊客在遊戲中成為主角玩家去闖關,所有演員會向玩家提供觸發遊戲的關鍵信息,整個唐城都變成了遊戲場景,成為劇迷們的打卡聖地。

不僅如此,近幾年也有不少靠影視內容起家的輕資產公司陸續入局地產行業,依託自身內容IP優勢打造實景旅遊目的地。除早期的馮小剛公社、華誼兄弟系列電影小鎮外,光線傳媒也進軍實景娛樂業,繼斥資100億打造大連“光線中國電影世界主題樂園綜合體”項目之後,2019年4月總投資164億元的光線(揚州)中國電影世界項目也正式開工。

雖然文旅IP賦能為行業發展來帶了多元化的可能,但從目前狀況來看,國內市場上,文旅融合還處於發展階段,IP賦能文旅尚處於初級探索階段,未來還有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在等著大家。

1、5G、AR、VR等數字技術加持,智慧旅遊時代IP全方位賦能

隨著智慧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業將迎來更深度的技術變革,旅IP的建構也不再僅僅是目的地的辨識,而將帶給我們無法預期的驚喜。將實現從線下到線上全方位呈現IP不同形式的賦能作用,讓IP內容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每種感官,不僅要讓消費者看到,而且還要讓消費者聽到、聞到、觸摸到。

而5G技術的普及將大大增加讓更多旅遊產品和服務實現從線下走入線上及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的可能,AR、VR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則將進一步實現讓文化IP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玩家面前,大大提升遊客沉浸式體驗感。當前出現的各種沉浸式展館已經讓雍正畫裡走了出來,讓清明上河圖緩緩地流動了起來,但這些都還只是“通感”的第一步,還需要更多沉浸式互動劇情/遊戲的內容來讓玩家沉浸其中,而泰久信息目正走在探索和落地這一業務的道路上。

2、以多種優質頭部IP為支撐,為文旅IP化持續輸出爆款內容

中國的文旅行業做IP的,都在對標迪士尼,夢想成為下一個它。但要知道的是,首家迪士尼主題樂園誕生前,迪士尼的內容積累就已經長達近30年,動畫作品儲備不下20部,知名角色IP如米老鼠、米妮、唐老鴨、白雪公主等早已風靡全球,這些知名動畫及角色IP就是迪士尼樂園的引流利器,而國內文旅企業尚無這樣的積累。


打破旅遊產品同質化怪圈,讓“IP賦能”成為圈粉利器

與之相較,國內文旅IP化建構缺的從來不是簡單的IP形象,而是可持續產出、且能支撐IP形象延續的內容。除了早期意外爆火的“熊出沒”系列IP外,其它原創文旅IP大多不溫不火地停留在形象階段。反而是長隆集團的國際大馬戲,因為精彩的內容和可持續的產出積累了不少流量,依託於表演內容成功打造了自己的超級IP。宋城集團也因為“千古情”系列演出內容持續積澱構建起了超級IP。

文旅IP賦能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它更需要紮紮實實的內容呈現給遊客。基於文旅企業在自有IP打造及持續性內容產出方面的痛點,泰久信息推出全新業務,即跨界整合電影、旅遊行業資源,通過各類IP(影視、綜藝、遊戲等)賦能,融入多業態聯合營銷,為目的地持續性輸出線上線下沉浸式休閒娛樂場景和內容,更多詳情敬請關注泰久信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