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命不由我,也得由天-疫間在家讀《穆斯林的葬禮》淺言

“人生是一場夢嗎?不,夢醒之後還可以忘卻,人生可以忘卻嗎? 人生是一部書嗎?不,書成之後還可以刪改,人生可以刪改嗎? 人生從來沒有藍圖,度過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歷史從來都是即興之作。而當他成為歷史,才被千秋萬代喋喋不休地評論。而無論是怎樣評論吧,都不能改變它的曾經存在,只有從偶然中尋找必然,使它順理成章。 歷史是人的足跡,但並不是所有留下足跡的人都敢於正視自己的歷史。 歷史是無法重寫的,不管它是牽動億萬人的命運的一場鉅變,還是值不得寫在紙上的區區凡人的一段尋常經歷。 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留下了。”---引自 玉歸

有時候我命不由我,也得由天-疫間在家讀《穆斯林的葬禮》淺言


一場在我有生以來遇到的如此嚴重的疫情突發,讓我這個蹦躂慣了的人一下有了充足要命的時間安靜蝸居,於是晝夜刷手機到眼睛一閉就看見一道白閃電後,果斷決定放下這坑貨,拿起買了三年沒看的《穆斯林的葬禮》。其實這本書買回來後我把第一章開頭的幾頁反覆讀了好多次,因為時間長再想看的時候前面的早忘了,只能從頭開始。

中國回族女作家霍達在1988年發行的這部暢銷小說,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兩根故事線,一大家子人的悲歡離合,就這樣交織重疊地,從作者筆下娓娓流出。

有時候我命不由我,也得由天-疫間在家讀《穆斯林的葬禮》淺言


都說這是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我認為悲劇的不是愛情,是命。

有時候我命不由我,也得由天-疫間在家讀《穆斯林的葬禮》淺言


有時候我命不由我,也得由天-疫間在家讀《穆斯林的葬禮》淺言


韓子奇娶壁兒的時候雖然有為師重振家業,擔負起母女三人靠山的目的,卻也不是從開始那個流浪少年第一次見到梁亦清的大女兒時的羞澀之情開始的?為避戰亂準備隨亨特護玉離開北京前對妻子心底的溫柔不也是真實的麼?和玉兒在一起真的是戰爭造就的苦命,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誰也沒有辦法阻止,更怨不得誰。

再說新月,其實梁君璧還是比較疼愛這個“女兒”的,但是為什麼她反對本來印象不錯的楚雁潮,我一直沒想明白,僅僅是因為教內教外麼?如果這樣新月和楚雁潮之間的牆還不算是梁君璧,畢竟如果不是心臟病,如果她是個健康的人,已經成年的新月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打破這個教禮,和楚雁潮遠走天涯了,她本不在乎這些,可是她在乎這個最終要了她命的病魔。

好多朋友回憶說在看完這部書的時候哭了,有些東西觸動心靈的時候眼淚是情感自然流露,書中人的命運我們左右不了,那就把握好自己的吧,能做的就是走好當下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