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場比賽,你在哪個半場?

你們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們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這樣還不行,我就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到80歲把你們一個個送走以後再來做。-----by俞敏洪


這是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表達自己對於做事情的“不著急”,乍聽之下,以為這是一個玩笑,可是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司馬懿熬死諸葛亮,最後讓司馬家取代曹魏、問鼎天下的歷史典故的翻版嗎?

人生的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人的平均壽命如果按照80歲計算,這便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超級馬拉松,拼的不是開始時誰跑的更快,而是看誰的耐力更持久,誰能拼到最後。

人生這場比賽,你在哪個半場?

我們經常會聽說,那個誰誰誰今年才四十多歲,是哪個企業的高管,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但這位“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經常應酬到很晚才回家,又抽菸又喝酒,直到最終被診斷出癌症,才幡然醒悟:不再追求金錢和名利,寧願用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來換回自己的健康。

其實對這些人來說,人生只有上半場,沒有下半場。他們不顧一切的追求權利、金錢,不斷透支著自己的身體,等到人生中場過後才發現,權利與金錢不等於幸福。而他們拼命追求到的金錢,到了人生下半場幾乎全部送到醫院和藥店。醫學專家鍾南山說過,現在的人,年輕的時候拿命換錢,退休以後拿錢換命。現在看來,真的是至理名言。

沒有1,0再多,又能如何?

經濟學家們都有一個共識:健康等於1,只有擁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創造財富,去享受生活,而這些都是1後面的那些0。

村上春樹是業內出了名的高產作家,同時也是諾貝爾獎呼聲最高的亞裔作家。

不可否認,他在文學創作上極具才華,但是他自己卻有另一套說法:村上春樹認為寫作更貼近於一種體力勞動。在開始決定從事文學創作的時候,他發現即使一個人能夠一天三、四個小時集中意識執筆寫作,但是時間一長,體力和精力都會大量透支。

於是,從1982年的秋天開始,村上春樹開始早睡早起,健康飲食,每天堅持跑步。這樣有規律的生活,他堅持了30多年。同樣,他那旺盛的創作力也一直延續了30多年。

他曾經給自己的生活方式做過這樣一個總結:世上時時有人嘲笑每日堅持跑步的人:“難道就那麼盼望長命百歲?”我卻以為,因為希冀長命百歲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但懷著“不能長命百歲不打緊,至少想在有生之年過得完美”這種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同樣是十年,與其稀裡糊塗地活,目的明確、生氣勃勃地活當然令人更為滿意。

也許我們能從村上春樹的身上,看到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一個人即使再有才華,但是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沒有充沛的體力去讓你“流汗”,最終也無法支持你實現自己的理想。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敗,

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保持身體健康,才是對自己、對家人最大的負責

人生越走越長,

你會發現你的身體不只屬於你自己。

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生的美滿,

都需要我們用健康去創造。

人生的下半場,

到頭來,拼的只有健康。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贏下人生這場比賽!


體驗智享微健康,如有問題諮詢可致電:010-65613920-8461,或郵件致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