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勢的婆家,你該如何處理?

前兩天同學家的表妹青青找我吐槽:

青青與丈夫小黃通過相親認識兩個月就快速結婚,頭三個月感覺家庭氛圍都很好,但最近兩個月以來感覺婆婆對她越來越冷淡。

由於與公公婆婆住一起,平時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聽婆婆的安排。不過,這也還好,因為聽婆婆的安排也省事,青青只要每天上下班就可以,但問題是,婆婆不僅安排家裡的事,連生孩子要在哪個月懷也替他們提前安排好,甚至青青都還沒懷孕,婆婆也沒跟他們商量,前幾天已經去把學區房買好了……

面對強勢的婆家,你該如何處理?


更誇張的是,前幾天中秋節,單位送了一盒月餅,青青覺得家裡已經有了,就想把單位送的月餅拿回孃家,沒想到婆婆來了一句:

“不對呀,這中秋到了,你往家裡送東西,也沒見你家人過來送我們東西呀。”


就這麼一句話,當場把青青差點氣哭,但她還得強顏歡笑,裝作什麼也沒發生一樣。

青青跟我說:

“姐,說實話,我把單位送的那盒月餅帶回去,就是想給他們家省錢,反正家裡都有了,而且這東西可是我們單位送給我的呀,真的是氣死我了。您說,是不是因為我跟小黃是相親認識,而且很快就結婚了,所以他們家才看不起我,小黃倒是還好,但我公婆,特別是我婆婆真的是越來越看不起我跟我們孃家,您說,我應該怎麼辦呀?我可不想一輩子都面對這個強勢還小氣的婆婆,對了,我那天聽課,有說到沉沒成本,您說是不是因為婚前他們家對我付出的沉沒成本太低,所以才會這樣?”
面對強勢的婆家,你該如何處理?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把沉沒成本應用在情感關係中的話,可以指:情感,行為與經濟等方面的付出。

通常情況下,在情感當中,男人對女人在情感,行為,經濟等方面付出的越多,他的沉沒成本就越高,這樣一來,男人對女人也會相對的珍惜,就算到後面想要分手的話,考慮的因素也比較多。

當然了,我們這裡說的是通常情況下,在婚前讓對方有沉沒成本能對兩人感情與婚後有一定的好處,但也不是絕對的。

面對強勢的婆家,你該如何處理?


那麼,面對像青青這樣,在一見鍾情的狀態下快速結婚,婚後又得面對強勢與小氣的婆婆應該怎麼處理才能平衡好與婆家人的關係,彼此相對舒服地生活在一起呢?

下面,我把沉沒成本微稍改了一下,提取其中的兩點,用在與婆家人的關係上。

可能您會覺得奇怪,既然對方對我們付出的太少,我們怎麼用在他們身上,這不是做“賠本”買賣嗎?其實就是因為之前我們沒有學會引導對方投資,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要學會在婚後學會打理與經營也為時不晚。

● 一、 情感投入。

重點:瞭解對方喜愛。

新婚不久,面對一個新的家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個人喜好,甚至是價值觀完全不同,想要適應甚至是相互適應的話,肯定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在這個階段,情感投入也可以理解為情感經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重點在於瞭解對方的喜愛。

學員小娟在與丈夫小張結婚之前,有過一段婚姻,並有一個女兒已經8歲跟著前夫生活。小張之前沒有婚姻史,但小娟不管在外表條件,還是個人能力與經濟實力都不錯,但婆婆一開始就對小娟很不滿意。

因為在老人的思想中,覺得自己的兒子一點也不差,為什麼要找一個離過婚的女人當媳婦呢。所以,在婚後婆婆對她可以說是百般挑剔各種不滿意。

後來小娟就從婆婆的個人喜愛開始打入,她知道婆婆最喜歡的就是打麻將,雖然玩的很小,每次輸贏不會超過一百塊錢。但問題是,公公非常反對婆婆去打牌,總說婆婆一玩牌就經常忘記買菜做飯,老倆口經常為此事吵架。

後來小娟就主動跟婆婆說:

“媽,我跟小張平時工作很忙,平時家裡大大小小的都是您在操心,按理說您打打牌放鬆放鬆很正常,咱們又不是賭博,只是小玩一下而已,不知道為什麼我爸就是不樂意。要不這樣,以後週末您儘管去玩,我來做家務,我就跟我爸說您腰不好,我特意幫您約了固定每週去做理療,這樣您玩得盡興,我爸也不會管您,你們也省得吵架。”

當小娟打出婆婆最愛的感情牌時,婆婆對她的態度可以說轉變非常之大,不僅不會給小娟甩臉色,還變得越來越熱情。

特別說明,我們這裡所說的“情感投入”不是拍馬屁。

這裡的“情感投入”更多指能為對方考慮,有一定的情感付出,在瞭解對方的喜好與適當滿足對方的基礎上,通過滿足對方從而產生情感鏈接。

而拍馬屁更多指誇大對方的優點,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一些自己都沒有感情投入的事情。

● 二、 行為投入。

重點:要有自己的原則。

在兩性情感當中,行為投入更多指為對方端茶送水,幫忙拎包,送吃的,幫助做其他事情等等。用在公婆身上,除了幫忙做家務以外,在這裡更多指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我們還是拿最開始我們提到朋友家表妹青青,青青雖然也有幫忙做一些家務,但由於剛到這個新家,什麼都聽婆婆的,就算心裡一百個不樂意她也只能笑笑,後來我問她:

“是不是不管你婆婆怎麼做,你都以笑面對,就算中秋那天婆婆跟你說‘怎麼你家人不來送禮物,我們家得送禮物’你也是以笑面對,不管這個笑是真心還是尷尬的笑。”


青青對我說:

“姐,你怎麼知道?對,就是這樣,我就是尷尬的笑,我不知道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


也就是說,在青青與婆婆的相處中,雖然有實際行為的幫忙,比如,晾衣服,洗碗。但在面對衝突時,青青卻沒有用一定的行為表現出自己的原則,讓對方學會尊重自己。

後來我讓青青回去跟婆婆做了這樣的溝通:

“媽,我知道我跟小黃剛結婚半年,我們全家人都在彼此的相互適應階段,以後您對我有什麼樣的看法,您可以直接跟我說沒關係,我作為晚輩,肯定會努力配合您與盡力改變,並且也會很尊重您,必竟您辛苦把小黃培養長大,而且培養得這麼優秀也不容易。”

“但有個事情我也想跟您反饋一下,就是,那天我們單位送了我一盒月餅,我是看家裡已經有了,所以拿回我媽家,想跟我媽說這是小黃送我爸媽的心意,這樣小黃也省得花錢再買。

但您那天說那樣的話,說實話,我知道您不是故意的,但讓我很傷心,因為我們家也只有我一個女兒,他們養我這麼大也不容易,而且我也希望兩家人能和和氣氣相處,這樣讓小黃沒有家庭壓力,才能專心工作。

我說這些不是想讓您生氣,只是想表達我的個人感受,而且我們現在是一家人,以後相處難兔有誤會,所以,想及時溝通,對整個家庭都有好處您說對吧。”

後來青青打電話跟我說:

“姐,您交代我在跟婆婆說那些話之前,先跟小黃溝通一下,後來小黃也同意了,我就在小黃面前跟婆婆說了。沒想到我婆婆還會跟我說不好意思,是她當時沒想那麼多,更可喜的是,當我表現自己的感受跟立場時,最近我婆婆對我的態度好了很多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往往是我們教會的!不管是積極的態度還是負面的態度。但重點是:

在尊重對方基礎上,同時是以整個家庭的幸福去考慮,學會適當表達個人感受,而且這樣做並不是想論個誰對誰錯時,就是在教對方也學會尊重我們。

反之,什麼事都用忍,都不敢說,只會默默隨它去,時間一晃變成習慣,一來委屈自己,二來讓別人更加不尊重你,這樣的婚姻生活往往得不償失。

面對強勢的婆家,你該如何處理?

其實婆媳關係是很多女人都備受困擾的問題,尤其是現在的年輕夫妻不太顧家,導致很多婆婆都在家裡“垂簾聽政”,過多幹涉兩個人的生活。

也有很多寶貝來問我們如何在家裡取得“話語權”,如何獲得老公和婆婆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