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少年天子玄燁剛剛解決了鰲拜,親政不久,南方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也正居心叵測地暗蓄力量,圖謀不軌,整個大清帝國看似風平浪靜的外表下暗流洶湧。

這一年,在關外的遼寧北鎮,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京官家中,誕生了一個男嬰。已經三十的年遐齡,對於家中第一個兒子的降生,自然是欣喜若狂。儘管家境並不顯赫,但是長子的降臨,還是給這個平凡的甚至被如煙宦海消磨得略顯頹靡的漢子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一家人滿心歡喜,給這個寄予厚望的孩子取名——年希堯。

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年希堯畫像

8年後,這個家裡又迎來了一位男孩的降生,年遐齡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男孩將在未來深刻地改寫一家人甚至一族人的命運,因為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年羹堯。

當然,這是後話。

小時候的年希堯,聰明機靈,調皮搗蛋。從一開始,他的興趣愛好就和別人不一樣,當其他夥伴捧著四書五經,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時候,他卻更樂意倒騰手裡的玩具,琢磨著各式各樣新鮮的玩法。在科舉出身的父親看來,這是標準的不務正業。

為了將來能夠仕途精進,光宗耀祖,年遐齡不得不強行出馬,敦促這個頑劣的兒子"改邪歸正"。在父親嚴厲的管教下,年希堯不得不收斂起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同齡人一樣撿起枯燥的八股文本,硬著頭皮開始咬文嚼字。但他終究志不在此,和自己那位進士及第的弟弟相比,確實不是一塊讀書的料。趕鴨子上架的最後結果,仍然是籍籍無名,默默無聞。

幸虧,得益於老爹在官場的逐步提升,再加上自己漢軍鑲白旗(後來被雍正舉族抬升入鑲黃旗)的出身,沒有功名傍身的年希堯也因此得以有機會從最基層的筆帖式(就是衙門裡專門從事奏章文書記錄存檔等文案工作的官員)幹起,亦步亦趨地踏入官場。別小看這個筆帖式,大清許多能臣大僚都是從這個專為滿、蒙、漢軍旗人特設的"香餑餑"官職開始起家的,在當時,這可是絕對的升遷快車道。

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以筆帖式踏入仕途(劇照)

對於年希堯來說,當官更像是一個謀生的手段,他的心思和精力並沒有完全放在如何政績斐然上。自然,政治才能稀鬆平常的他只能淹沒在帝國那浩如煙海的官僚隊伍中。熬年限成了他為官之路前十年最貼切的寫照。

但是,情況在年羹堯的橫空出世後變得非同尋常。年羹堯1700年中進士,1709年就以不到30歲的年齡成為四川巡撫,在康熙帝以及時為雍親王的雍正帝的大力關照提拔下,年羹堯在官場軍界平步青雲,扶搖直上。1718年升為四川總督,統領軍政民事,沒幾年又升為川陝總督,成為大清西陲封疆之吏。作為年羹堯的兄長,年希堯也隨著弟弟的飛黃騰達而逐步升遷,成為安徽布政使。

雍正繼位後,年羹堯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妹夫皇帝"(年希堯、年羹堯的胞妹早年就嫁入雍親王府,成為側福晉,後又被雍正冊封為貴妃,也就是年貴妃)的左膀右臂。愛屋及烏,年希堯又升為廣東巡撫。

可以說,年希堯前半輩子簡直是福星照耀,前腳有老爹的提攜,後腳又享受了老弟的紅利,可謂高官得做,人生贏家!

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年羹堯與年貴妃(劇照)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年羹堯因為跋扈震主而被雍正高高捧起,重重摔下之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年氏一族也是在劫難逃,流放的流放,罷官的罷官。

年希堯作為年家長子,更是避無可避,不但巡撫位置被擼了個一乾二淨,連家也被抄沒了。

事實上,對於年羹堯的違逆不法,年希堯幾乎從未參與,兄弟倆為人處世、興趣愛好截然不同,根本走不到一塊兒去。與自己這位咄咄逼人、呼風喚雨的牛人弟弟相比,年希堯在官場上簡直就是不及格的存在,本來嘛,志不在此。

眼下,突如其來的官場橫禍,也讓年希堯更清楚地認識到伴君如伴虎,大起大落後的他發現與其寄希望於皇帝賞賜的榮耀,還不如把心思投入到自己的愛好中去,至少,落得個心安。所以,在無官一身輕的狀態下,他反而真正地釋放了自我,醉心於研究切磋,自得其樂。

沒成想,雍正良心發現,知道自己這位大舅爺是冤枉的,在年羹堯案數月之後,又重新起用年希堯,先後任命他為工部右侍郎、景德鎮督陶官、內務府總管、淮安板閘關稅官、左都御史等。應該說,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雍正對於年希堯的這些任命,總體上還是恰如其分的,因為這些正好契合了他的專長。能將自己的愛好和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中來,並且不受他人掣肘,如此如魚得水,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再換個角度說,在大清科技落後的沉沉暮氣中,他的閃耀,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最顯著的例子,他在擔任景德鎮督陶官的時候,發現每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數量巨大的琺琅彩瓷器彩料,這種合成材料可以為瓷器的燒製以及上色提供更多的選擇,自然,價格相當不菲,甚至是有錢也不一定就能買到,這嚴重製約了大清陶瓷以及藝術品加工的發展。

年希堯憑著自己的滿腔熱情,一頭鑽進了窯場的工房內,夜以繼日潛心鑽研,愣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經他研製出的琺琅材料,非但不比進口的差,而且還比進口的材料顏色更為豐富。他發明引進的"胭脂水",其色粉紅如桃,像極了古代美人塗抹在腮邊的胭脂,其精雅豔麗,看過的人無不歎為觀止。

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胭脂水”瓷器

他通過試驗各種新技術,挖掘改進傳統工藝,為朝廷和民間解決了很多巨大的難題,"年窯"的流傳,就是對他這份突出貢獻的最佳褒獎。

不過,他的成就可遠不止這些,他最為人稱道的,還有他高超的醫術。難能可貴的是,他並非出身醫學世家,完全是自學成才。

當年在京中閒暇無事時,他就特別喜歡和太醫院的朋友們請教交流醫學上的問題,後來在地方為官後,又注重和當地的名醫大夫們討教切磋,凡是新鮮的治病方子,都細心記載下來。

久而久之,博才多聞的他就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見解,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又加以調整改善,最後成書了中醫名著《集驗良方》,這六卷書囊括了養生、急救、中風、傷寒、感冒等多種症狀的治療方法,而且多有成效。此外,還有《本草類方》十卷,這些方帖一經刊行於世,就造福普羅大眾,緩解民間疾苦,功勞不可謂不巨啊!

有人開玩笑說,年羹堯行伍帶兵,負責殺人,年希堯著書看病,負責救人,兄弟倆南轅北轍,年希堯這是在給年羹堯贖罪吧!儘管是玩笑話,但這也正說明年希堯聲名在外,醫術高明啊!

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年希堯著《集驗良方》

如果你覺得年希堯就這些成就,那你就太小瞧他了。他的身份還有:

數學家,不同於迂腐士大夫們傳統的數字理論,他親手發明製作了小渾天儀,用來測算解決數學問題,其精奇讓清代大數學家梅文鼎看後嘆為折服。而且他還留有著作《測算刀圭》三卷、《面體比例便覽》一卷、《對數廣運》一卷,對很多數學問題都有著鞭辟入裡的解讀。

物理學家,尤其在光學方面。他在傳教士好友郎世寧的幫助下,對透視學研究頗深,《視學》一書,圖文並茂,深刻揭示闡述了透視的原理,量點法、截距法、平行透視、成角透視、軸測陰影等,在書中集體呈現。他創造的很多專業術語,至今仍在沿用,比如"地平線"、"視平線"等等。《視學》的問世,比西方畫法幾何學奠基人蒙日才出版的《畫法幾何學》早了60多年。

年羹堯他哥:一個“玩物喪志”的斜槓青年,大清官場另類的靚仔

年希堯《視學》一覽

歷史學家,其著作《綱鑑甲子圖》曾遠赴歐洲出版,引發了歐洲漢學界關於中國史起源的空前大討論。

畫家,尤其善於畫花卉、山水、飛禽羽毛等。

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還是廣陵琴派的傳人之一,妥妥的音樂大咖一枚。

如此涉獵極廣,關鍵還樣樣精通的天才,他在這些領域創造的成就隨便拎幾樣,放現在都是絕對的專家巨擘,但是在封建社會,這些卻被認為是雕蟲小技,不值一提,更是難登大雅之堂。帝國的迂腐同僚們更是直接以“玩物喪志”來評價他,嚴格劃清與這位另類的界限。

雍正去世後,自視甚高,以中國傳統文化捍衛者自居的乾隆更是看不上這些個"奇淫巧技",加之年希堯為官政績又確實沒有任何出彩之處,在政敵的攻擊下,年希堯被徹底罷官。

宦海沉浮,數起數落的他只能徒嘆時運不濟,造化弄人,無比鬱悶中於乾隆三年(1739)病逝。

身後,這個夜郎自大,視一切先進技術為洪水猛獸的泱泱帝國正在紫禁城那絢爛的夕陽餘暉中一步步滑向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