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等待 就有啟程 最好的風景在途中——第二天

4月28日早上換上了冬裝,拉開窗簾眺望,一座座白皚皚的雪山映入眼前。

早飯過後,在導遊的安排下七人一組坐上了麵包車前往—觀音廟,車在雲霧繚繞的山間行駛著,約在20分鐘後到達了海拔3800的觀音廟。

凡有等待 就有啟程 最好的風景在途中——第二天

待人到齊後,導遊帶我們爬上了寺廟左側,入眼的是數不清的彩旗,方形的、角形的、條形的、、、被有序的固定在樹枝上,在大地與蒼穹間飄蕩搖曳,構成了一種連接天地的錯覺,湊近彩旗發現上面密麻布滿了藏文咒語、經文、佛像,過後詢問導遊才知道這叫——經幡。

當爬到山頂,導遊給我們每人分發了一疊小方紙並告知這是——龍達,和經幡一樣龍達上面也印滿了咒語。撒龍達是藏族佛教特有的的傳統寓意確實轉運,我將握在手上的龍達慢慢鬆開,在風的助力下越飛越高。

凡有等待 就有啟程 最好的風景在途中——第二天

和H在經幡地呆了很久才前往寺廟,許是因為年幼,對寺廟的一些講究並不明白,因此一直跟隨在其她旅友後面進寺廟,轉著經筒(順時針用右手轉動它們)撥動時嘴裡默唸六字真言,具體是哪六字我以忘卻。這些年代久遠、飽經滄桑的經筒,帶著無數人的祈願,韻味無窮。

走馬觀花的到了十點多,按照原路返回大巴車前往下一站——天葬臺。

凡有等待 就有啟程 最好的風景在途中——第二天

途徑一個小時到達目的地,給我的第一感是空曠,風沙較大、四周無樹木、只有乾枯的草地、禿鷲在天空亂飛。(並不瞭解天葬的文化,看著天葬臺殘忍和壯觀交錯在我腦子裡,旁邊有人說鳥類是離天堂最近的,因此有了天葬這一習俗,信仰在藏區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神聖無比的)當禿鷲齊聚往一個地方撲過去時,我們是“落荒而逃”遠離天葬臺的。

大家在車上稍作休息後,即將前往此次旅行的最終目的——色達佛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