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給侄子?說到底還是為了她自己

"我自有聖子,承嗣、三思是何疥癬!"

武則天在位期間,曾考慮過把皇位傳給武氏後人,當時符合她要求的有她的兩個侄子,即武承嗣和武三思,但是武則天最終並沒有把他們中的一人立為太子,開頭那句話就是武則天對她那倆侄子的評價(大意是:我自己有兒子啦,承嗣、三思算是什麼東西!)。


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給侄子?說到底還是為了她自己


不過那句話是她在決定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以後才說出的,之所以說出那種話,也是要斷了那哥倆當皇帝的念想。那麼,武則天為什麼會改變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改為傳位給親生兒子呢?

這就要說說武則天這個人了,雖然她篡奪了了李氏江山,但她並不是昏庸之主,她當皇帝還是有一套的,廣開言路、政由己出、明察善斷,基本上明君會做的事她也會做。而且她善於納諫,按理說她既然都敢篡奪李氏江山,那麼立個太子這種事完全可以自己獨斷專行,但她並沒有那麼幹。


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給侄子?說到底還是為了她自己


在確立繼承人這件事上,她還是有跟臣子們開會討論的。在其實在開會前,武承嗣和武三思這哥倆就一直在武則天耳邊放出這種話:自有皇帝以來,沒聽說過把皇位傳給異姓的。也就是說,咱們都姓“武”,傳位這種事從我們自家人中選一個就是了。然而武則天並沒有聽這哥倆的忽悠,開會的時候,狄仁傑就說了,傳位給兒子,等您老百年之後,還可以在太廟中有個位置讓後人們祭拜,但是傳位給侄子,沒聽說過侄子會把自己的姑姑放在太廟中祭拜的,您老要想清楚啊。


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給侄子?說到底還是為了她自己


狄仁傑的一番話給武則天提了個醒,之後武則天開始權衡利弊,傳位給侄子等於是把皇位給了別人,傳位給兒子就是把天下還給了李唐,想想自己好不容易奪來的江山又要還回去,白忙活一場。想來想去傳給誰自己其實都不甘心,但又很無奈,這大概是封建社會女性統治者的一個悲哀吧。最終傳位給兒子,除了兒子比侄子更親以外,再加上自己對那倆侄子的瞭解,天下傳位那倆侄子中的一個都會被玩完,還不如傳給天下人心心念唸的李氏後人,讓自己千秋萬歲之後有個安生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