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創新宣傳形式 營造濃厚氛圍 讓掃黑除惡深入人心

唱響正氣歌 打好主動仗

——廣西創新宣傳形式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人心

“人民生活愛安定,鳥在山頭愛樹蔭;掃黑除惡治安好,平安社會百業興……”這是河池市山歌王蒙啟業、何現光編唱的山歌。近段時間以來,他們走進鄉鎮和村屯舉辦巡迴山歌會,每到一地,群眾都把舞臺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聽得津津有味。

莫大佑是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馬東村的黨支部副書記,一年多來,他和其他村幹一樣,在自己的摩托車車頭懸掛了一個小喇叭,循環播放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知識以及舉報電話等,“摩托車+小喇叭”成為賀州掃黑除惡宣傳的亮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精神,今年以來,廣西各地創新宣傳形式,在堅持依靠和發動群眾的基礎上,通過山歌會、採茶戲、廣場舞、文藝巡演、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普通話”變成“地方話”,讓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人心。

營造氛圍家喻戶曉

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廣西各地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採取多種形式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家庭開展宣傳,並發動黨員幹部、群眾積極舉報犯罪線索,提高群眾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認知度,形成良好的平安氛圍。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精心製作45秒長的掃黑除惡公益宣傳廣告,從10月10日至11月30日,在全區200多家院線影院和100多家農村電影院線公司作為映前公益廣告播放。同時,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還協調組織自治區主要新聞媒體及所屬新媒體,以及各市廣播電視臺、網絡媒體,各地戶外顯示屏、樓宇電視等進行播映,形成全社會掃黑除惡的濃厚氛圍。

在首府南寧,圍繞“專項鬥爭聚民心懲腐打傘揚清風”主題,通過豐富多彩、紮實有效的宣傳手段,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推向深入。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累計深入社區、街道、企事業單位發動舉報2.14萬餘次,深入鄉鎮、村屯2萬餘次,深入行業場所3.87萬餘次,累計入戶發動33.89萬戶,發放公開信、舉報表152.74萬餘份。

賀州市廣泛發動基層黨員幹部參與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來,讓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用瑤話、土話等方言向群眾宣傳和解答掃黑除惡相關問題。該市專門印發了5萬份《致全市人民群眾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一封信》,並在全市各個行政村村部樓和有關單位門口設立掃黑除惡舉報箱,鼓勵群眾積極檢舉揭發黑惡勢力。

玉林市創新運用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九個一”集中宣傳活動:每個單位一個宣傳方案、每個單位一次再學習再動員再部署、印發一封公開信、製作一批宣傳標語、開展一次掃黑除惡知識考試、宣傳一批典型案例、推送一批宣傳短信、每戶一張宣傳卡、開展一次督查督辦;2018年以來,掃黑除惡主題戲曲進鄉村巡演50多場(次);共開展主題宣講會3000多場(次)。

欽州市深入社區進行掃黑除惡宣傳,在文峰街道四馬路的文昌閣舞臺,每晚都活躍著一個20多人的媽媽文藝團,她們將掃黑除惡應知應會知識編成了快板,通過接地氣的表演,用通俗易懂的快板說唱方式,全方位向街坊們宣傳引導,讓掃黑除惡知識隨著輕鬆的表演在文峰街道家喻戶曉。

創新形式入腦入心

我區各地創新形式,通過山歌會、地方戲曲、文藝巡演、快板等方式,運用多媒體手段,把“普通話”變成“地方話”,提高群眾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參與度。

河池市緊扣當地民族文化特色,以民族山歌為載體,制定下發《舉辦“唱支山歌掃黑惡”巡迴宣傳活動實施方案》,到縣、鄉、村三級開展巡迴宣傳活動。2019年以來,先後到11個縣(區)139個鄉鎮1627個村(社區)巡迴宣傳,覆蓋率達100%,演出1610場次,發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資料280萬多份。

貴港市港北區有較大範圍區域使用壯語方言,該區利用藍衣壯山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樣等特點,組織編唱掃黑除惡山歌,擴大傳唱範圍,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不管是在村頭巷尾、圩日現場及文藝晚會,還是在學校、村中小店都廣泛開展,進行多途徑全方位傳唱,營造出“有黑必掃、有惡必除、除惡務盡”的良好氛圍。

“深挖黑惡保護傘,不怕後臺有幾硬:誰敢保護惡勢力,深挖徹查不留情……”在北海市僑港鎮公園、社區、漁港,不時會響起高亢的掃黑除惡宣傳歌聲。該市充分利用僑港鎮漁港、知名旅遊地、海濱浴場等重要場所,以僑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鹹水歌”編製成以掃黑除惡為主題的歌曲,併到老街、區場、小區等場所開展快板說唱,形成維護平安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掃黑除惡責任重,全民參與要擔當;保持高壓嚴態勢,掃盡黑惡保平安。”10月16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受邀參加國慶觀禮的扶綏縣山圩鎮文化站站長姚文正排練新劇目。在扶綏周邊一些縣(市)區,地方戲種採茶戲受到群眾喜愛,舊曲加入掃黑除惡內容新唱。而在崇左市天等縣,一曲歡快的廣場舞后,舞者化身文藝輕騎兵打起了快板,以說唱形式宣傳掃黑除惡,這樣的輕騎兵足跡遍及該縣城鄉,大家在欣賞節目時也快樂受教。

百色市開展形式多樣的掃黑除惡宣傳活動。德保縣利用南路壯劇、歌舞、快板等宣傳形式,彰顯了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必要性,弘揚社會正能量。在隆林各族自治縣,該縣為全縣幹部職工的手機開通掃黑除惡視頻彩鈴。當對方撥打已開通該項功能的手機號碼時,會看到一段掃黑除惡“嗨來電”宣傳視頻,通過藉助手機視頻彩鈴方式達到“深、廣、快、準”的宣傳效果。

桂林市除了通過山歌進行宣傳外,還豐富宣傳載體,活用多種媒介和載體,線上線下交互推進,提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的覆蓋面、知曉率和影響力。臨桂區檢察院專題製作《〈掃黑除惡,構建平安和諧社會〉三字經吟唱》微動漫。通過簡潔明快的畫面和三字經朗朗上口的吟唱方式進行宣傳,微動漫一經播出,立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精準宣傳走實走深

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廣西各地還充分結合地方特色和發動廣大幹部群眾,張貼宣傳海報、懸掛橫幅、電子大屏幕滾動播放、設置舉報箱進行精準宣傳,增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感召力、凝聚力,把群眾支持的優勢轉化為掃黑除惡工作宣傳走實走深的優勢。

在廣西東大門梧州,該市除了通過舉辦掃黑除惡宣傳晚會,利用牛娘戲、牛哥劇、下俚歌等地方特色劇深入宣傳掃黑除惡的意義、戰果和舉報方式外,還發動“和諧農事協會會員”“騎樓大媽”“長安義工”“村(社區)法律顧問”等群防群治隊伍190支,6500多人爭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志願者,發揮掃黑除惡“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成功敦促113名涉惡網上逃犯投案自首。

來到來賓市區濱江北路紅水河大橋下路段,這裡是該市精心打造掃黑除惡主題宣傳公園,共有49塊掃黑除惡成果展板;同時對公園的書架牌、樹苗牌、鐵書牌、高架、景觀牆等進行精心設計,將掃黑除惡相關知識生動展示出來。掃黑除惡宣傳主題公園建成後,每天參觀的市民上千人,收到良好社會效果,通過加大宣傳,形成了有效震懾。如今,該市已有105名涉黑涉惡逃犯投案自首。

柳州下轄縣區中聚居著壯、苗、侗等多個少數民族,柳州市各單位、部門創作了一批包含掃黑除惡內容的文化節目,這些節目具有濃郁少數民族風情特色,形式有歌舞、小品、快板等,利用壯族圩日、苗族坡會、侗族多耶節等機會,深入苗鄉侗寨壯村廣泛宣傳,受到少數民族群眾的歡迎。

作為壯族人口占比較高的設區市,崇左市藉助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歌圩節、歌坡節之機,通過歌舞表演、集體宣誓承諾、情景表演、有獎問答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掃黑除惡知識,引導群眾增強法治意識和防範能力。

防城港市巧借節慶活動開展掃黑除惡宣傳。在京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哈節”,東興市法院的幹警們化身為“哈哥哈妹”,走進哈節現場開展掃黑除惡等宣傳活動。該市還組織工作人員在裡火村國門文化驛站門前設立宣傳主陣地,通過懸掛橫幅、展出案例展板、組織人員講解、發放宣傳資料,派遣宣傳人員走村入戶、走街串巷,向群眾宣傳常見黑惡勢力形式、掃黑除惡舉報途徑、典型案例和法律後果,收到良好宣傳效果。

广西创新宣传形式 营造浓厚氛围 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