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一覽

嚴重過敏反應是指機體在接觸過敏原後突發的、嚴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過敏反應,診斷不及時、救治不當可導致嚴重後果。《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的推薦意見圍繞嚴重過敏反應的診斷、救治準備、救治措施和救治後管理回答了15個臨床問題,共形成26條推薦意見。

嚴重過敏反應的診斷

嚴重過敏反應的診斷應採用表2列出的診斷標準,並注意患者可能出現其他非典型的症狀。(1A,強推薦,高質量證據)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一览

嚴重過敏反應分級標準見表3,以患者出現的最嚴重症狀為準。(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一览

嚴重過敏反應救治的準備

  • 患者發生疑似嚴重過敏反應後,患者/旁人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送往附近醫院,並應當尋求在場或附近的醫務工作者幫助。在醫務工作者到來前,應儘可能迅速地使患者脫離過敏原,平臥;如果患者有嘔吐,應保持患者頭部偏向一側並清除異物,以防患者誤吸嘔吐物導致窒息。(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院前和院內的急救設備中應當配備腎上腺素注射液,根據相關規定及資源的可及性進行其他配備。(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嚴重過敏反應的救治措施

  • 嚴重過敏反應救治過程中應對心臟、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實施密切監護。(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對於嚴重過敏反應患者,當發生氣道水腫或支氣管痙攣而導致嚴重呼吸困難時,應考慮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緊急情況下對成人可行環甲膜穿刺。(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對於Ⅱ級及以上的嚴重過敏反應患者,腎上腺素是救治的首選藥物。(1B,強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 腎上腺素應在患者被確診為Ⅱ級及以上的嚴重過敏反應後儘早使用。(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對於Ⅱ、Ⅲ級反應患者,應首選肌內注射腎上腺素;對於胃腸系統症狀難以緩解的Ⅰ級反應患者也可考慮肌內注射腎上腺素。(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肌內注射腎上腺素單次劑量:腎上腺素按0.01 mg/kg體重給予,14歲及以上患者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0.5 mg,14歲以下患者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0.3 mg。肌內注射腎上腺素濃度:1 mg/ml(1:1000),等同於1 ml:1 mg規格的腎上腺素注射液濃度;5~15 min後效果不理想者可重複給藥。(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肌內注射腎上腺素的部位為大腿中部外側。(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對於已發生或即將發生心跳和/或呼吸驟停的Ⅳ級反應患者,應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對發生Ⅲ級反應且在ICU內/手術期間已建立靜脈通路並得到監護的患者,可靜脈注射腎上腺素。(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單次劑量:Ⅲ級反應者,1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0.1~0.2 mg,≤14歲兒童2~10 μg/kg;Ⅳ級反應者,1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0.5~1 mg,≤14歲兒童0.01~0.02 mg/kg。靜脈注射腎上腺素濃度:0.1 mg/ml(1:10000),即將現有1 ml:1 mg規格的腎上腺素注射液稀釋10倍;3~5 min後效果不理想者可重複給藥。(2D,弱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對於Ⅱ、Ⅲ級反應患者,靜脈注射/肌內注射腎上腺素2~3次後,或ICU內/手術期間已建立靜脈通路並得到監護後,可靜脈滴注腎上腺素;對於Ⅳ級反應患者,症狀改善但未完全緩解時,可考慮靜脈滴注腎上腺素。(2C,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 靜脈滴注腎上腺素的劑量為3~20 μg/(kg•h),濃度為0.1~0.004 mg/ml(1:10000~1:250000),即將現有1 ml:1 mg規格的腎上腺素注射液稀釋10~250倍。(2D,弱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不推薦在嚴重過敏反應的緊急救治中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在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反應的緊急救治中,腎上腺素的使用沒有絕對的禁忌證;但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和老年患者應權衡利弊謹慎使用。(2D,弱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為防範使用腎上腺素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靜脈給藥;靜脈使用腎上腺素時應注意控制濃度,並進行持續心臟、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的監測。發生腎上腺素局部不良反應時,可使用酚妥拉明進行局部浸潤注射。(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H1受體拮抗劑可作為嚴重過敏反應救治的二線用藥,主要用於緩解皮膚黏膜症狀,不作為搶救藥物使用。Ⅰ級反應患者可予口服,Ⅱ級反應及以上患者在給予腎上腺素搶救後可予H1受體拮抗劑口服或靜脈滴注。(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可作為嚴重過敏反應救治的二線用藥,有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喘鳴的患者可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糖皮質激素可作為嚴重過敏反應救治的二線用藥。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能會降低發生雙相反應或遲發相反應的風險;若患者出現持續的支氣管痙攣,可考慮霧化吸入或靜脈給予糖皮質激素。(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液體復甦可用於嚴重過敏反應伴循環系統不穩定的患者,液體用量一般為20 ml/kg,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劑量。(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嚴重過敏反應救治後的管理

  • 嚴重過敏反應患者經救治脫離危險後,應當在醫院監護至少12 h,監測患者的心臟、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和尿量。(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應上報所有藥源性嚴重過敏反應病例,上報內容包括可疑致敏原、發作症狀描述(包括接觸致敏原到發作的間隔時間)、搶救措施與患者轉歸,具體參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1D,強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 患者離院時,醫護人員應對患者或患兒的監護人進行疾病定義、診斷標準、避免再次接觸潛在過敏原、一線救治措施的宣教,以使患者能夠自我識別過敏反應並進行緊急處理。(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 首選預防措施為避免接觸過敏原。既往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必須接觸可疑過敏原時,可考慮提前6~12 h應用糖皮質激素進行預防,糖皮質激素可能降低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率,但不能絕對避免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因而仍需在預防用藥後密切監測,做好救治準備。不推薦對無過敏史人群進行預防用藥。(1C,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一览

以上內容摘自:李曉桐,翟所迪,王強,等.《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J] .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19,21(2):85-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