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大手筆援外 卻讓19萬臺軍每天去分1.7萬片口罩

據臺灣《中國時報》9日報道,不少“立委”為“國防部”打抱不平,表示“怎夠用?何況國防部還支持政府做口罩,怎會分配這麼少?”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稱,“國防部”多數屬於特定對象,1.7萬片口罩的配發經過計算,主要是給防疫工作人員,“國防部”同時輔以體溫測量。臺“國防部長”嚴德發稱,這些口罩主要分給醫護、衛哨、新兵、戰情中心等室內敏感單位人員使用,官兵在營區不戴口罩,但要求保持距離。至於後備官兵支持民間工廠做口罩,他透露一是現役官兵,共支持3萬人次,每天平均有600人;二是退役的後備幹部。

臺當局大手筆援外 卻讓19萬臺軍每天去分1.7萬片口罩

9日,臺灣“口罩實名制”又進行升級,民眾不分單、雙號限制,都可在各地藥局領取成人口罩14天9片、兒童2周10片。結果不少健保藥局再次湧現排隊人潮,像臺北市信義區的綠杏大藥局,9日早9時開賣口罩,但7時就有民眾排隊,長龍排了90米。市民蘇先生稱,因為未來14天才能領一次,加上每次可領9片,希望確保未來兩週都有口罩可用。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注意到,每天藥局約配發520萬片口罩給排隊一族,200萬給鍵盤族,再加上公務和專業人員使用,一天島內總需求為1050萬片左右,“但是我們一天產能不是已到1500萬片,減掉上述1050萬片,不是還可以存下450萬片?”他質疑每天省下的這麼多口罩哪裡去了。有網友嘲諷說,“防疫物資政府徵用,搞得像施捨,民眾排隊領,政府大方送外國”。

《中國時報》9日發表題為“口罩笑話製造中心”的評論稱,從“口罩實名制”開始,民進黨當局先是規定成人每7天可買2片,後增加為3片,對上班族、學生和商家來說肯定不夠,當然廣被嘲笑。而最新的笑話是:9日起每14天可買成人口罩9片,很多人說,每週上班、上課戴口罩出門都是5天,兩週應該是10天,“指揮中心卻搞個9片口罩,少掉了那一片,怎麼辦?”更糟的是,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還在教大家怎麼用電飯鍋蒸口罩,以便重複使用,“不禁讓人懷疑,在政府大方捐贈世界各國口罩,大做外交人情的時刻,我們自己到底夠不夠用?”(張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