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才情路途廣,金枝玉葉薦王維

王維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時期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五六歲便開始學寫詩,八九歲就能粗識音律和繪畫。十一二歲就立志要幹一番大事業。所以,王維在少年時就和他弟弟王縉離開了家鄉,來到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活動。由於他能詩會畫,識音律,多才多藝,所以很受達官貴人的寵愛,經常出入於王公、權貴之門。和他關係較密切的有岐王、薛王、寧王等。這些王公、權貴整日無所事事,只知道尋歡作樂。王維除了陪他們交遊之外,還要用詩章去增加他們的生活樂趣,所以,很受官府的賞識。他在未滿20歲時,詩文就很有名氣了。

腹有才情路途廣,金枝玉葉薦王維

唐代讀書人要想當官,有兩個途徑:一是別人舉薦,二是參加科舉考試。立志要幹一番大事業的王維,不願整日同王公、貴族斯混,而是想求取功名,於是在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他向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範透露了自己的心事,並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薦,參加這一年的科舉考試。岐王李範對王維的才華十分賞識,但他考慮到自己的勢力不如公主的勢力大,為了更有把握些,他對王維說:“公主的勢力比我大,如果能得到她的舉薦,再加上你的才華,進士第就有十分把握了。”王維問道:“有什麼辦法能使公主舉薦我呢?”

腹有才情路途廣,金枝玉葉薦王維

古代科舉

岐王李範想了想說:“你將你的舊詩選出一些佳品來,再專門準備一首精彩的琵琶樂曲,到時聽我安排就是了。”王維經過幾天的精心準備之後去見岐王,岐王將王維裝扮成演奏琵琶的伶人,隨岐王到公主府參加宴會。宴會上穿戴華麗的王維站在一隊伶人的最前面,他首先演奏了自己創作的琵琶新曲《鬱輪袍》。曲終,滿座客人讚賞不已,公主更是驚喜萬分。她問岐王:“有這麼高超演奏技藝的伶官,我怎麼見而未見,聞而未聞呢?”岐王趁機說:“他不僅精音律,同時他的詩歌也高人一籌。”

腹有才情路途廣,金枝玉葉薦王維

王維現代雕像

公主更奇怪了,問:“有詩文嗎?”王維急忙把事先準備好的10幾首舊作呈給公主。公主閱後大為驚訝!特別是對其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更是讚歎不已,她禁不住高聲朗吟起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公主吟罷,深有感觸地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種體驗人人都有,但在你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質樸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語言表達出來,真是神來之筆!”岐王又趁機說:“像這樣有才華的人,如果能有人來推薦他進士第的話,那真是國家的大喜呀。”

腹有才情路途廣,金枝玉葉薦王維

九九重陽節

公主連忙說:“這樣的奇才誰不願舉薦呢?那我來舉薦他好了!”王維連忙跪拜謝恩。於是公主親筆寫了一封舉薦信,並派人交給主考官,果然這一年王維中了進士。王維中進士,當然與公主的舉薦有關,但主要的還是王維從小刻苦學習,有深厚的功底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