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一個人的戰疫

喝茶,一個人的戰“疫”

有人問,疫情之下,

你們還有心思喝茶?

呃……

疫情之下,

聽到這句話,

我端起茶杯,

唆了一口剛泡的“樅前”。

氤氳繚繞的茶香、

平靜溫暖的茶湯、

巖骨花香的茶品,

是最好的回答——喝巖茶,

給自己減壓,給社會減壓。

我們中,

大部分人既不是“天使白”,

也不是“警察藍”。

疫情當前,

守好門、管好人、閉好關、傳好聲,

就是對前線最有力的支援。

說白了,就是管好自己。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有人覺得“宅”家裡,

就是“畫地為牢”。

“牢”裡和“家”裡,

本來差別就不大。

一個是寶蓋頭下面一頭牛,

一個是寶蓋頭下面一頭豬。

要說真的有不同,

可能真的是——

家裡有牢裡沒有的那一杯茶。

“畫地為牢”,

是抑鬱症的前兆。

每天手機上帶來的,

不是五花八門的疫情冷暖,

就是道聽途說未經證實的消息,

聽多了,更添亂。

這種時候,喝茶,

就是在給社會減壓。

這種時候,泡茶,

就是在給自己一場閉關修行。

教會更多的人一起喝茶,

更是在做好事。

一杯香茗,可以讓人平心靜氣,

在茶的精神裡,

心靈有了寄託,就不會再胡思亂想。

安靜地呆在家裡,

泡一壺茶、聽一支曲、曬一下午太陽,

正是這個漫長假期裡,不可多得的放鬆。

茶讓人放鬆。

讓人放下心裡的恐懼和包袱,

才可以讓人更加健康,從身到心,都健康。

唯有一個健康的人,

不論是疫情之下還是疫情之後,

才能為社會生產更多的價值。

畢竟,疫後,生活仍要繼續,

生存仍要持續,生命仍要延續。

這一切,都需要正常的人,

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去努力。

這些天,我們看到。

一個閉關14天、

24天甚至34天之後,

仍然保持精神愉悅、輕鬆的人,

喝茶,功不可沒。

所以,這時候,喝茶,是好事。

為什麼不喝茶呢?

疫情之下,

從茶室到客室,

讓我們一起來戰“疫”吧!

喝茶,一個人的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