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七-八年級的孩子“較勁”

在初中這個階段,孩子與家長之間很容易“鬧彆扭”。在多次調節家長與孩子矛盾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與家長之間之所以發生矛盾,矛盾之所以越來越深化,都是由於雙方互相“較勁”引起的。

就拿“穿衣服”這樣的小事來說吧,我們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愛趕潮流,講時尚,他們穿的衣服就是在“搞怪”。因為在審美觀念上存在差異,家長越看孩子越不順眼,因此表現出斥責孩子的言語和態度。

我們還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容易叛逆的,他們常常是“吃軟不吃硬”,父母越是斥責、批評他們,他們越是不“服氣”,越是與父母對著幹。於是,在親子之間的這種互相“較勁”中,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親子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深化,親子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糟糕。

我曾接觸過很多這樣的家長,他們喜歡跟孩子“較真”,只要孩子的表現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他們就會斥責、批評,甚至打罵孩子。但實際上,家長因為這些小事跟孩子“較勁”,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是很不值得的。這些七、年級的孩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在迅速發展,如果家長再用這種方式教育他們,會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更為重要的是,在家長與孩子的“較勁”過程中,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有時甚至會引起孩子的心裡問題。如果教育出現了這種後果,家長們往往是後悔莫及。

小梅上八年級,是個活潑、乖巧的女生。自從上了初中,她開始喜歡周杰倫,學習累了的時候,周杰倫的歌能使她很快擺脫疲勞;心情煩的時候,周杰倫的歌能使她很快樂起來……因此,對於她來說,周杰倫的歌是劑很好的調節情緒的良藥。

然而,小梅的媽媽可不這樣認為,她認為小梅是在“追星”,“追星”會影響她的學習,因此就把孩子的mp3以及光盤都沒收了。

小梅覺得媽媽的行為莫名其妙,她向媽媽解釋,媽媽不但不聽,還批評她不務正業。因此,小梅與媽媽吵了一架,但媽媽還是不能理解她,最後小梅一氣之下竟然離家出走。

本來事情不大,孩子只是想通過聽歌來放鬆心情,但家長卻懷疑孩子是在“追星”,進而干涉孩子的行為。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不喜歡家長干涉他們的事情,如果家長強行干涉,更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反抗。

據我觀察,大多數孩子到了青春期後,都會出現這樣一種奇怪的心理:家長、老師越是不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越是想去做。其實,這些都是由於他們體內過剩的荷爾蒙所造成的。所以,家長跟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們“較勁”,永遠都不是明智的選擇。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呢?很多懷疑學家都認為,對這些青春期的孩子不要太嚴,也不要太送,“寬嚴相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我所認識的一位家長就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不是喜歡與人“較勁”嗎,我惹不起,那我就“躲”著,看他一個人還怎麼較勁。

當然,我所謂的“躲”並不是不與他接觸,而是把那些容易發生衝突的事情“躲”過去,並且我有自己的原則,知道什麼時候能“躲”,什麼時候不能“躲”。

例如,當他穿的衣服我看著不順眼時,我就“躲”過這個容易與他發生衝突的機會,不去計較這些小的事情,但當他說髒話,或者故意說謊時,我就會跟他計較到底;

又如,他可以玩遊戲、“追星”,但如果因此而影響了學習,我就會找他來好好談一談。

......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就應該這樣,如果家長要與他們計較,那每天就有生不完的氣,而且還會使親子關係越累越惡化,更重要的是,它會使孩子的心理、性格等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展。當然,如果家長對這些青春期孩子管的太送,面對複雜的社會,他們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從而走上彎路。所以,教育這些青春期孩子,家長們就應該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不要和他們“較勁”。

更多的時候,家長不但不要與這些孩子“較勁”,還要巧妙的把親子之間的這種“對抗”轉變成“對話”。

看到這裡,也許有些家長會說了,說起來容易,但與這些青春期孩子溝通起來可沒有那麼容易。的確,大多數青春期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但據我瞭解,這些孩子之所以不願意與父母溝通,大多是因為父母不理解他們,用這些孩子自己的話說就是:“家長說是與我們溝通,其實不是數落我們,就是教訓我們,與其這樣溝通,還不如不溝通。”

所以,家長要想把親子之間的“對抗”轉變成“對話”,首先要做到了解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