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我们的并不是哪吒,而是我们自己

感动我们的并不是哪吒,而是我们自己

最近口碑炸裂的电影肯定就是《哪吒》了,目前的豆瓣评分还是高居8.7分。而且美团猫眼、淘票票的评分也是极高,不得不是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了。

哪吒的故事流传了很久,但是这个哪吒确实大大的不同,与以往的相比,除了人物名字还是那些名字以外,故事的内核其实已经完完全全的天翻地覆了。

正如我们不应该以西游记的眼光来评价大话西游一样,我们也不应该以封神榜的眼光来评价哪吒,我们可以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就好。一个有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有关于和自己和解的故事,一个有关于和父母和解的故事。

因为一群好人的努力导致的意外,哪吒从灵珠变成了魔丸,打出生开始,他就是人性本恶的代名词;而因为一群坏人的努力,敖丙变成了那个灵珠,他变成了人性本善的代名词。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个概念究竟有谁说的清楚呢?

人的偏见就是一座大山,努力想变成好人的哪吒还是被人认为是一个妖怪。妖怪出身的敖丙同样也被认为是坏人。不同的他们,同样都是为了救陈塘关的百姓,却同样都被认为是想害他们。

哪吒的选择是叛逆,你对我有偏见,我就活成你们所认为的那样。敖丙的选择是尊重,为了不让父亲失望,选择了为家族而活。这又是多么的写实呀,我们多多少少不只是这两种类型呢? 要么活在父母的期待里,要么努力的为了反叛而反叛。

哪吒发现了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自己有偏见,原来自己的爸妈一直是真心希望他好,原来自己的爸妈为了自己可以放弃所有的东西,就算这个世界确实有偏见,可是同样的也有爱呀。于是他选择了和自己和解,不再为了叛逆而叛逆,而要为了更好的活着,更好的做自己而叛逆。这是多少人成熟的写照,我们的成长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不断的被误会,不断的和自己和解,不断的和这个世界和解,也在不断的活得更像自己。

敖丙发现原来自己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是多么的难过,自己要去做违心的事情,甚至要舍弃自己的好朋友,甚至要去违背自己的本性去杀人,对于善良的他而言,这又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呀。可是那些,当他直面生死,当他差点失去他的朋友与信仰,他从痛苦中释放了出来,选择了做自己想做的那个自己,为了朋友舍弃生命,就算被人称为傻又如何?我们都曾经历过不堪,但是正是因为不堪,所以我们想努力的打破,我们希望永远的远离不堪,有多少的梦想,又有多少的为自己而活脱胎于不堪呢?

或许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故事的内核确实非常的不错。那些成长的故事,不就是我们的故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