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探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之路

低架鋼網床上,一頭頭母豬正在酣睡、一隻只仔豬正吮吸著母乳。整個圈舍乾燥溫暖,空氣中幾乎沒有糞便的臭味……

這裡是萬州區“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示範基地,位於高梁鎮天鵝村,距離長江不到10公里。基地飼養母豬650頭,因為採用了“低架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生態養殖模式,養豬產生的糞便發酵用作有機肥,實現了“零排放”“零汙染”。

“我們規劃了86個這樣的養豬場,今年內將全部建成,到時可新增生豬產能100萬頭!”4月2日,萬州區負責人介紹,百萬頭生豬一年產生的糞便可以加工成25萬噸有機肥,供應全區百萬畝經果林,避免了養殖汙染、節約了養殖成本。

如何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萬州區直面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探索有機農業產業化、三峽庫區綠色發展新路徑。

實施“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

2018年初,萬州區委區政府提出,引進廣西奇昌“低架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生態養殖技術,實施有機農業產業化“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這個決定,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100萬頭生豬要產生多少糞便?

萬州地處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長江在萬州過境流程80.4公里,庫體水面達100平方公里,還有21條主要次級河流、近200座水庫,肩負著三峽庫區生態安全重任。此前,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萬州區還關停了100多個養殖場,現在又要搞這個養殖項目,不少幹部質疑“這不是走回頭路嗎”。

萬州區便組織幹部和養豬大戶前往廣西考察奇昌種豬養殖有限公司,學習“低架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生態養殖技術,並拜會了養豬行業傳奇人物陳忠洪。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萬州養豬大戶向成兵養豬20多年,為豬糞處理問題傷透了腦筋。他考察發現,別人養豬不賺錢的時候,陳忠洪能夠賺錢;別人養豬能賺錢的時候,陳忠洪一頭豬比別人還多賺400多元。

“低架網床餵豬不用水沖洗豬圈,節約水電;益生菌餵養讓糞便發酵成了有機肥,不汙染環境。”向成兵回到萬州後,按照奇昌養殖技術改造了養豬場。現在,豬圈不用沖洗了,每天節約用水40~50立方米,每月節約電費1萬元,減少人工工資2萬餘元,糞便發酵成有機肥施用到果園。與此同時,豬的疾病少了、飼料轉化率提高了,豬肉品質也更好。

更讓老向驚奇的是,2019年,當非洲豬瘟肆虐時,他的養豬場安然無恙。

“老向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庫區養豬的希望。”生態養豬解決了環境汙染、豬肉品質、養殖成本等問題,但“百萬頭生態豬養殖項目”推進工作還是緩慢。萬州區農委主任童文稱,“三峽庫區養豬環境保護是個問題,很多幹部和群眾是有顧慮。”

生態養殖技術實現零排放零汙染

為打消大家的顧慮,去年6月,萬州區將陳忠洪請到天鵝村建起了“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示範基地。不到半年,這裡的650頭存欄母豬全部生產,每月有120頭母豬產仔,平均每頭產健仔13.7頭,育成率達98.7%。

記者看到,陳忠洪發明的低架網床分樓上樓下,豬生活在樓上,排出的糞便直接掉到樓下。即便有糞粘在低架床碳鋼網上,也會因為豬來回走動震落下去,糞便不用水衝,圈舍乾淨整潔。

據統計,一頭80公斤左右的豬每天喝水時漏到地上的水就有5公斤。陳忠洪按照豬頭和豬嘴尺寸設計了安裝在牆體裡面的飲水器,豬隻有把頭伸進飲水器的圓筒裡面才能喝水,漏掉的廢水被收集到管道里流進魚塘。

“既節約了水,又保證了豬圈的乾爽。”陳忠洪稱,脫離了高溼、易生病的環境,豬仔的育成率提高了3%至5%。此外,排到樓下的糞便全量化收集後,通過自動刮糞器統一收納到圈舍外深度發酵成有機肥,1噸有機肥最低可以賣800元。

創新讓陳忠洪獲得了豬舍溫控、水簾通風等11項國家使用新型專利。他還研製生物製劑取代以往的化學消毒液,全程添加益生菌,通過發酵把桑樹枝、茉莉花枝、水稻秸稈等都變成了豬飼料。

“養豬人要懂豬的喜怒哀樂。”陳忠洪保持著與豬的親密接觸,讓它們保持好心情。他說,豬“高興”的時候,就會看著你,嘴巴張開;“兇”的時候背拱起來,耳朵豎起來,兩隻眼睛瞪著你,眼睛偏紅,“豬心情好才長得好,長得好我們才賺大錢。”

2018年,生豬行情下滑,陳忠洪的養豬規模卻擴大了一倍,相繼在吉林、江西、四川、河南、重慶等地新建了養殖場。2019年,他所有養豬場共出欄生豬38.5萬頭,銷售額達到17.8億元,一頭豬比別人多賺418元。

之前,幾位鄉鎮負責人對生態養豬技術心存疑慮,在參觀養殖示範基地後,顧慮打消了。現在,陳忠洪陸續指導當地養殖戶進行技術改造升級。

全產業鏈發展百萬頭生豬項目

2018年9月6日,萬州區與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德康公司)簽訂投資框架協議,參與“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建設。

根據協議,在發展100萬頭生豬養殖同時,德康公司配套建設3800頭祖代種豬場、50萬噸飼料加工廠、200萬頭生豬屠宰暨食品加工廠,實現“產加銷”全產業鏈發展和種養循環。

可項目建設前期並不順利,去年養殖示範基地建起之後,養殖戶們才開了竅。去年底,萬州區86戶養殖戶報名參與此項目,86戶養殖場共涉及896個生豬養殖單元,其中一個生豬養殖單元常年存欄能繁母豬50頭以上,年出欄1250頭以上。德康公司與這些養殖場簽訂10年合同,統一提供種豬、飼料、獸藥、技術等支持養殖場自繁自養。育肥豬由德康公司統一回收,公司給予200~300元/頭的代養費。

與此同時,萬州區整合各類資金,按每個生豬養殖單元40萬元的標準支持全區508個村集體參與生態豬養殖場建設,享受此補助的養豬場每年給村集體分紅5萬元,連續分紅8年;鼓勵貧困農戶籌集建設資金合作參與建設;發動19個國有企業分別投入100萬元支持家庭生態養殖場發展;區供銷社以合作社入股的形式支持生豬產業發展;此外,水利、交通、金融、規劃與自然資源、電力等部門還在基礎設施、資金、土地、電力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去年12月19日,“百萬頭生態豬養殖項目”第一批95頭生態仔豬誕生;

同年12月26日,萬州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2500多頭種豬送抵萬州區牧潤生態養殖場;

今年1月8日,重慶三峽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暨重慶三峽有機農業生物工程技術中心掛牌成立。

……

“養殖技術、模式、資金都解決了,就等我們甩開膀子加油幹了!”目前,彈子鎮林泉村正在推進20個養殖單元建設,項目負責人冉龍燈稱,他們將養殖場糞便加工成有機肥用於發展藥材和檸檬種植基地,形成農業循環鏈條。

現在,萬州“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已成為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龍頭企業帶萬戶生豬產業扶貧項目”集中籤約項目,也是2020年全市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200個養殖單元,其餘單元在今年底全面建成。

據介紹,萬州區“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全部投產後,可年出欄生豬100餘萬頭,加工有機肥25萬噸,滋養玫瑰香橙、檸檬、青脆李、改良紅桔等百萬畝經果林,實現種養業“雙百億”產值,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在踐行“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綠色發展理念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來源:重慶日報;作者:記者 管洪 張國勇 彭瑜;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