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常常聽到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這句話對嗎?在展開討論之間,我們需先對這三者進行定義。何為科學?人類都有理性和感性兩個方面,本人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探索真理的最理性的方法,先通過觀察、分析、思考、計算等方式來假定一個理論,然後再嚴謹的通過實踐來證實或證偽,從而逐漸建立起科學的基石。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哲學介於理性和感性之間,哲學通過嚴密的邏輯來研究世間萬物變化的規律,很多時候哲學的研究對象都是抽象的、很難用實踐來驗證的。而神學則是完全偏向於感性,神學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礎,其研究對象基本上是脫離了理論和實踐的。

為什麼會存在科學、哲學和神學呢?本人認為這完全取決於人類的認知能力,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科學是人類認知能力最基本的體現,科學可以研究幾乎所有的可以用理論加實踐來得以證實或證偽的對象,哲學是人類認知能力的擴展,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抽象的,但具有邏輯性的,而神學研究的對象則是人類認知能力以外的事物。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關於這三者的關係,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這是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思考的一個問題,即“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從科學的角度很難得出讓人滿意的回答,但哲學相對來說就要容易一些,哲學可以通過各種人生哲理來闡述人活著的意義,而這個問題對於神學來講是最簡單不過了,因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又比如說“生命是怎麼起源的,又是怎麼進化現在的你我的?”,這個問題對於科學來講至今都無法給出完美的解釋,而人們卻可以在神學中輕易的找到答案。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會有“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說法了。如上所述,雖然人類的歷史長達數百萬年,但人類的科學發展僅僅只有幾百年的歷史,人類的認知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解釋世間萬物。當人們遇到了超出理性以及認知能力的事物,或多或少的都會在神學裡尋找答案,而當人類的科學提高了一定的水平,人們又會偏向於科學。關於這一點,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科學和神學站在理性和感性的兩端,而哲學處在它們之間,由於探索的方式完全不同,科學的認知能力始終是有限的,當超出了這個範圍,神學就佔據了上風。難道神學真的就是凌駕於科學之上嗎?本人認為並不是這樣,因為科學是沒有盡頭的,所謂的盡頭也只是暫時無法突破的瓶頸,從長遠來看,科學的探索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的,而它的方向顯然與神學無關。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那為什麼很多有名的科學家都會轉而求助於神學呢?本人認為其原因是,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而科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人都有軟弱、無助的一面。“恐懼源自於未知”,當一個人在科學的探索道路上陷入難以突破的瓶頸的時候,對未知的、不可理解的事物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從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這時他們就很可能傾向於從神學中尋找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在這個時候,他要追求的已經不是科學的真理了,而只是尋求心理上的安慰。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隨便說一下,本人是無神論者,但我常常羨慕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個有信仰的人,可以有足夠的理由享受世間的美好,而當死神翩翩來臨的時候,他也可以微笑著面對。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小夥伴們

關注我,我們下次再見。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