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第一,增加了人員的配置,把只需要兩百人的門店擴展為三百人,很顯然,增加的這一百個人無疑中不斷地增加了企業的投入和成本。

第二,不斷的增加營銷的投入。

企業的利潤卻在不斷的下滑,說明什麼呢?說明在薪酬設計當中沒有實現這個店長的利益和老闆之間的利益趨同。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小結:底薪+提成的弊端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迴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3、員工關注的只有營業額,至於費用成本這些與公司利益相關的其他因素,員工不會關心。

4、只有少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較低。

5、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點稍微高那麼一點,員工就很容易離職。

6、如果大環境下業績一般,那麼公司內部工作氛圍就會萎靡不振,員工很容易喪失信心。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以下為任正非的講話整理: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叫做無欲則剛。我想這個說法,第一,違揹人性;第二,無慾者很難做到所謂剛強、有力量。

慾望其實是中性的,很大程度上,慾望是企業、組織、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是慾望的激發和控制,構成了一部華為的發展史,構成了人類任何組織的管理史。一家企業管理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慾望的邏輯。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知識型勞動者的慾望可以被分幾個層面:

一、物質的飢餓感

絕大多數人、甚至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最基礎層面的對物質的訴求。員工加入到企業,最直接、最樸素的訴求就是財富的自由度。企業、組織能不能給員工提供相對的物質滿足,實際上是企業人力資源最基礎的部分。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二、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性的需求,人的一生多數都處於一種不安全狀態,越是傑出人物、領袖人物,內心的不安全感越強烈。

華為正是因為擁有充滿了危機意識的優秀管理者,又擁有十幾萬內心有強大不安全感的人,大家抱團取暖,共同面對充滿了風險、未知、恐懼的世界,才有了華為的“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文化。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解決方案:

那麼怎樣的薪酬模式,最能符合人性、激勵員工,給員工加薪還不增加企業成本?實現員工價值和企業利益趨同呢?

一、KSF薪酬模式——成功關鍵因子,價值管理工具,適用於首企業高管、部門經理、技術員工、銷售員。

企業管理層是核心崗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

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模式,要求員工拿出好的結果。

舉例來說

一個服裝連鎖店店長,幹了3年多了,每月薪資是5000元,加一部分業績提成。業績好的時候一個月也就8000左右,業績不好的時候可能就只能拿個底薪。

平時店裡他只會關注業績,對門店費用和產品的報廢率都不去管,在崗位呆久了,工作熱情也慢慢褪去。而且沒事就晚到早退,有時還向老闆吐槽自己工資低,有一定負面情緒,也影響到了門店團隊的工作熱情。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員工的思想和心態上下手,要讓員工明白他們的工作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也唯有如此,員工才會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好好努力工作!

於是我們給他店長做了KSF的薪酬績效變革: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他的固定薪酬,會拿出一部分比例做寬帶薪酬,找出其工作的K指標,設置平衡點(由歷史數據得來,員工可老闆都認可),在平衡點上: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元;

6. .....

實行KSF薪酬模式之後:

1. 店長對業績的關心空前增長,想盡各種辦法增加門店銷售利潤;

2. 在想盡辦法增加銷售額的同時,也會更加註意節約成本;

3. 店長與店員之間關係更加和諧;

4. 員工流失率減少,老闆說實行KSF之後,門店只走了1個人;

5. 員工工資拿的更多了,企業利潤也提升了,雙贏;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PPV量化加薪法

對於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是最難熬的,因為對業務不熟悉,沒有客戶資源,銷售技巧不成熟,這時候壓力是最大的。

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非常高,基本上三個月不開單就要炒掉,實際上,在低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之下,就算公司不炒掉,業務員自己都會選擇離開,因為靠底薪撐不了多久。

對很多業務員來說,並非能力有問題,我也見過很多人,第一年做業務,基本上是沒錢賺的,基本都在學習,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累計和沉澱,半年後就爆發了,一發而不可收。

所以,只給員工三個月的考核期,其實會讓很多人才流失,因為不走,吃飯都成問題,還怎麼做下去?

所以企業如果想要提高成材率,必須拉長培養週期,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沒有開單之前,可以承擔其他工作來為自己加薪。

“底薪+提成”是慢性毒藥,中小企業都在用薪酬績效模式,乾貨!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PPV模式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 ...

PPV模式的好處在於:

  •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總結:想讓優秀員工跟您幹,必須打造良好的平臺,還有給與他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經營思維,自負盈虧,讓他們有做老闆的概念,和老闆一起齊心把企業做大,一起分錢,共同創富。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