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里的心理学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按我的理解“围城效应”就是说,处在一种生活里总觉得另外一种生活无限美好,但真的过上了那种生活之后,发现也就那样,说不定还不如从前。

所以“围城效应”的关键是:为什么一开始会产生那种过度美好的幻想?

我觉得这背后涉及的心理效应,是人们构建水平(Construal Level )效应。

构建水平(Construal Level )就是说,人们对时间、空间上跟自己处于不同心里距离的物体,在感知的层面上是不一样的。对于感觉跟自己空间上离得近(比如身边的人、身边的生活)、时间上离得近(现在的、既时的、马上发生的)的事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具体,会用很多具体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会想象到里面的很多细节;而对于感觉跟自己空间上、时间上离得远的物体,我们对它的理解会更抽象,会用概括性的形容词描述它,会想到它的整体轮廓、整体用途而很难想到各种细节。

“围城效应”里的两种生活——身边的、幻想中的——正好一个近,一个远。近的这个,我们很容易的在具体的细节层面思考它,而远的那个,我们很容易在抽象层面思考它。而一旦抽象,当然就容易极端化了。你头脑里只有一些大概念、大词,那么只要一开始,你对它是心存美好幻想的,这份幻想就会被放大,在抽象的思考中变得无限美好。但一旦真的身处那个幻想的生活里,远的成了近的,细节呼啸而来,也就必定把你从云端拉下来了。

如果想要打破“围城效应”,那么,就要逼自己在脑子里想各种细节。有过这类研究,越在头脑里预想过、演练过要做的那个任务的各种细节,真去做的时候越可能成功。而只在头脑里抽象地想象自己会成功的,反而做得越遭。

关于“围城效应”,我觉得可以说的远不止构建水平。“围城效应”背后应该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说,感觉适应——为什么我们对已经拥有的、在别人看来挺好的生活总是不满意?

这涉及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关于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一需要一旦被平息下去,一个更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另外,还有一些附带的结果。

一、人的价值评价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迄今为止一直被忽视的新的满足物及新的需要(城外的人想要进城)。贬低自己已经获得的满足物,贬低这些需要的力量(城里的人想要出城)。二、认知能力发生了变化新的兴趣和价值观,注意力、记忆、思想等,也在一定范围内被改变了(城里人觉得城外好,城外人觉得城里好)。

再比如,有没有机会成本的问题呢?是不是可供选择的概率越打大,“围城效应”也就越强烈?方鸿渐身边如果不是没有这小姐、那小姐的,如果只有一个X小姐可以选,那也许就没有“围城效应”了。


“围城效应”还有“感觉寻求倾向”上的问题。

感觉寻求倾向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朱可曼(Marvin Zuckerman)提出来并进行先驱性研究的。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人的社会动机之一,代表了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在他看来,当处于一种安静、休息状态时,“感觉寻求倾向高者”与“感觉寻求倾向低者”有着不同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也就是说,“感觉寻求倾向高者”比一般“感觉寻求倾向低者”有着更低的皮层唤醒水平。“感觉寻求倾向高者”更加追求丰富的社会刺激和从事高度唤醒的社会行为。因此,“感觉寻求倾向低者”,可能更乐于老老实实在城内呆着;而“感觉寻求高者”,爱在城内城外来回穿梭,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